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當蔥油餅遇見可麗餅”,這場沙龍帶殘障人士“觸摸逆光”

把餅幹搗碎,加上液體黃油攪拌均勻,抹平冷藏……跟着法國名廚戴廣坦的菜譜,上海光影之聲無障礙影視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視障人士韓穎成功做出了一款免烤芝士蛋糕。

“做蛋糕的過程中,我感到深深幸福。以前別人拿着他們做的小甜點給我品嘗,我非常羨慕,覺得這是一件復雜的事,失明後很難做到。現在我也能做出這樣一款大家評價不錯的蛋糕,很开心。”韓穎補充到,這款菜譜對視障人士非常友好,全程不用开火、不用烤箱,非常安全,只是切水果的時候需要小心,“所有的步驟,只要細心慢慢做就能完成。用手指感受泡起來的淡奶油,也可以判斷是否打發成功。整個過程非常有趣治愈。”

韓穎(左)跟着戴廣坦(右)的菜譜做出了一款免烤芝士蛋糕

7月18日,“當蔥油餅遇見可麗餅”無障礙閱讀沙龍在上海報業集團舉行。中法美食和文學在這裏交融碰撞,60位中外文學愛好者參加了活動,他們之中,有不少是殘障人士。

活動現場,聽障西點師俞遊波和王東碩,與上海明天廣場JW萬豪酒店、上海魯能JW萬豪侯爵酒店的廚師們一起制作了上海和巴黎的國民街頭美食——蔥油餅和可麗餅。兩種同樣是“餅”口味卻截然不同的小喫,勾連起中法兩國文化相通卻又不同的千絲萬縷。

蔥油餅

展开全文

在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法語文學教授袁筱一主持下,知名作家btr、來自法國的名廚戴廣坦、葡萄酒專家Thomas Mathieu Levesque一起通過分享文學作品中的生活場景,探討各國之間文化、生活方式和思維邏輯的異同。

“中法餐飲沒那么大區別,而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社交媒體上,戴廣坦還有一重身份是著名“中文美食博主”。許多中國人印象中的法餐是精致的餐飲、復雜的擺盤,“但法國家常菜並不是這樣。”戴廣坦拍攝內容中很多是做法式家常菜,播放量最大一個視頻是教做“胡蘿卜紅酒燉牛肉”,“胡蘿卜燒牛肉在中餐中也是常見搭配,從食材到做法,中餐法餐都有相通之處,中餐裏也可以融入法餐元素。”

可麗餅

袁筱一更多談到食物代表的文化差異。談及中法兩國文化,“美食”是繞不過去的話題,“兩國美食大國,而且也一定會和我們的生活態度聯系在一起。”在法國文學作品中,一些關於美食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美食不僅僅是我們喫的食物,它也代表着一種文化。”在袁筱一小學時,《我的叔叔於勒》是課本內容,書中描寫喫牡蠣的場景讓她印象深刻。“當時很多人還不知道牡蠣和中國的生蠔是一種東西,但即使後來知道了,中國人和法國人的喫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不管是藝術、美食、文學,其實都是在人與人之間去構建出橋梁。來自味道的橋梁,是最爲直接的。就像這次活動的主題,蔥油餅和可麗餅,也是從兩種‘餅’之間,構建出我們之間的關聯。”btr說。

觀衆現場體驗盲品葡萄酒

現場,葡萄酒專家Thomas與視障食品香味專家余錦熠帶領全場觀衆一起進行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盲品。

視力的喪失有時會強化其他感官的作用。“一款酒花香味更濃,另一款酒糧食味道更明顯。”上台體驗盲品的嘉賓對葡萄酒的滋味分辨十分敏銳。

“盲品不僅能調動和集中我們的嗅覺、味覺等感官體驗,更重要的是,能消除我們對酒莊、產地和品種的偏見,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態、更純粹地享受葡萄酒帶來的愉悅。” Thomas說。

慈善拍賣環節將沙龍的氛圍推向高潮。聽障匠人陳江寧創作的剪紙藝術作品《當“儂好”遇見“Bonjour”》由法國“95後”姑娘樂蓋曦以2600元拍得。拍賣收入將捐獻給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這場無障礙閱讀沙龍是“觸摸逆光 讓世界閱讀中國——無障礙國際文化交流年”第二場活動。交流年圍繞各國文學經典舉辦無障礙閱讀活動,積極推動殘健融合,讓“有愛無礙”成爲上海的日常。本次活動由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上海報業集團和上海市作家協會共同指導、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當蔥油餅遇見可麗餅”,這場沙龍帶殘障人士“觸摸逆光”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2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