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食季#
聲明:本內容已开通全網維權,嚴禁抄襲、復制或搬運,一經發現,必追責。
安徽,乃中華大地之東南隅,山川秀美,物產豐饒。
徽菜,即安徽菜,乃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發端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新中國成立後更發揚光大。
徽菜烹調技法多樣,選料考究,注重火候與湯汁,尤以燒、燉、蒸見長,重油、重色、重火功,講究“色、香、味、形”。
其代表佳餚,如徽州臭鱖魚、黃山燉鴿、一品鍋等,無不透露出徽州山野之自然之味與歷史之滄桑之感。
臭鱖魚,俗稱“醃鮮魚”,聞之“臭”而食之“香”,魚肉鮮嫩,香味濃鬱,此“臭”味實乃鱖魚在醃制過程中發酵之獨特風味。
黃山燉鴿,選用黃山特產之鴿,配以上等藥材與調料燉煮而成,鴿肉鮮嫩,湯汁濃鬱,滋補養生。
一品鍋,集鮮、香、辣、鹹於一體,湯汁醇厚,食材多樣,既有山珍海味之鮮美,又有家常菜之溫馨,堪稱徽州菜系中之瑰寶。
安徽之地,長江、淮河貫穿,巢湖浩渺其間,魚米之鄉,風味各異。
淮河盛產白魚,稱淮白魚,一直是淮上珍饈。
白居易有詩雲:“衣縫紕纇黃絲絹,飯下腥鹹白小魚。”此魚肉質細嫩滑潤,味道最爲鮮美,最佳烹飪之法爲清蒸。
巢湖周邊,人們喜將體型小之白魚醃制曬幹待食,蒸幹白魚,最具環巢湖地方特色。
濉水紅鯉,亦是安徽美食之一,此魚尾巴呈紅色,故得名。
將肥美鮮活之鯉魚宰殺收拾幹淨,以花刀切好,高溫煎炸至骨酥金黃,再澆上調料燜燒收汁,一道噴香之皖北風味濉水紅鯉便成。
去過安徽才知道,發現最好喫的美食,不是臭鱖魚,不是毛豆腐,而是這10種。
1:三河米餃。三河米餃源自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的三河古鎮,是當地傳統名小喫中的瑰寶。
其歷史可追溯至1858年,彼時太平軍將領陳玉成率部與清軍湘軍在三河激战,並取得了著名的“三河大捷”。
在战鬥期間,陳玉成的軍隊紀律嚴明,深受三河百姓的愛戴,百姓們紛紛制作米餃以饗將士,自此三河米餃便流傳开來。
三河米餃的制作工藝頗爲講究,需以優質秈米粉制成餃皮,五花肉、白米蝦、豆腐幹等食材則調制成餡。
制作時,先將秈米粉炒至微黃,再加入清水燙熟,揉成面團後制成餃皮。
餡料則需將五花肉丁、豆腐幹丁、白米蝦等食材炒制勾芡而成。
隨後,將餡料包入餃皮中,捏成餃子形狀,入鍋油炸至金黃酥脆。
剛出鍋的三河米餃,色澤金黃,外皮酥脆掉渣,裏層軟糯,餡料鮮美,口感層次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品嘗三河米餃,首先感受到的是外層餃皮的酥脆,仿佛輕輕一咬便能感受到那層層疊疊的香脆口感。
隨後,裏層的餃皮則顯得軟糯而富有彈性,與餡料完美融合。
餡料的味道更是鮮美無比,五花肉的香、白米蝦的鮮、豆腐的嫩,在口中交織出美妙的滋味。
每一口都仿佛是對味蕾的極致挑战,讓人欲罷不能。
2:黃山燒餅。黃山燒餅又名蟹殼黃燒餅、皇印燒餅,是安徽徽州的傳統名喫,盛行於古徽州地區及周邊。
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朝,距今已有數百年之久,承載着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與歷史記憶。
黃山燒餅的產地,自然是風景秀麗的黃山腳下,徽州古城之地。
黃山燒餅形態小巧飽滿,色澤金黃,似蟹殼,又似滿月,故得此名。
其制作工藝頗爲講究,需經過和面、揉面、擀面、制餡、包餡、烘烤等多道工序。
選用上等小麥粉與優質豬肥膘肉、梅幹菜爲主料,佐以芝麻、鹽、菜油等調料,精心制作。
將面團揉勻後,包入由豬肥膘肉丁與梅幹菜碎混合而成的餡料,捏緊收口,擀成圓餅狀,撒上芝麻,貼於特制爐壁中烘烤而成。
烘烤過程中,內燃木炭,經烘烤、燜烘及將爐火退淨後再焙烤,前後數小時,方得成品。
品嘗黃山燒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金黃誘人的色澤,仿佛一輪滿月懸於盤中。
輕輕一咬,外皮酥脆爽口,內餡鮮香四溢,油而不膩,梅幹菜的清香與豬肥膘肉的醇厚在口中交織,令人回味無窮。
黃山燒餅的口感層次分明,既有外皮的酥脆,又有內餡的鮮美,還融入了芝麻的香甜,使得整體口感更加豐富多樣。
每一口都仿佛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讓人欲罷不能。
3:宿州SA湯。SA湯,又稱糝湯,源自安徽省宿州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其起源可追溯至4300多年前的彭祖雉羹,後經改良,以家雞替代野雞,流傳至宿州地區,成爲當地百姓餐桌上的美味羹湯。
據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品嘗此湯,贊不絕口,並御賜“天下第一湯”之美名,從此SA湯聲名遠播。
宿州SA湯形態獨特,色澤黃橙,香氣撲鼻。
其制作方法頗爲講究,需精選老母雞、豬骨等優質食材,配以桂皮、茴香等多種香辛料,嚴格按順序、時段投入特制鍋中。
先武火後文火,歷經十數小時精心燉熬,去骨留湯,再加入麥仁繼續熬煮,勾適量澱粉,攪拌至燒开,制成濃鬱的高湯。
食用時,將生雞蛋打入碗中,快速攪拌,用滾熱高湯直接衝开,再撒上胡椒粉和香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SA湯便大功告成。
品嘗宿州SA湯,首先感受到的是其濃鬱的香氣,仿佛瞬間便能喚醒沉睡的味蕾。
輕輕攪動,湯汁濃淡適宜,細膩柔滑,如絲如縷。
入口後,鮮美的肉汁與柔嫩的蛋花在舌尖上舞動,交織出美妙的滋味。
SA湯的口感醇厚順滑,既有老母雞肉的醇厚鮮美,又有麥米的淡淡香甜,還有胡椒粉的辛辣提神,各種味道相互融合,令人回味無窮。
一碗下肚,暖流傳遍全身,勞頓飢渴頓消,精神大振。
4:淮南牛肉湯。此湯源自中國安徽省淮南市,歷史悠久,底蕴深厚。
據史料記載,可追溯至五代十國年間,趙匡胤兵困南塘之時,淮南百姓宰牛煮湯,以慰官兵,士氣大振,終破壽春,此湯亦被後世譽爲“救駕湯”。
流傳至今,已然成爲安徽經典美食之代表。
淮南牛肉湯之產地,自是以淮南爲佳,然其名聲遠播,全國各地乃至海外皆有其足跡,然論其正宗,仍以淮南本土所制爲上。
其形態,熱氣騰騰,湯色清澈而醇厚,滿鍋牛油飄香,配料豐富,牛肉片薄而嫩滑,粉絲、豆餅、千張等食材交織其中,再撒以蔥花、香菜,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欲滴。
制作方法,需精選牛骨與牛肉,配以數十種滋補藥材及滷料,經傳統工藝久經熬制,方得湯之醇厚,再配以新鮮蔬菜與粉絲,口感滑溜,滋味清爽。
口感而言,淮南牛肉湯湯濃醇鮮,香辣適口,肉質鮮美,特別是加入蔥段後,味道更加鮮美。
其口味,或鹹或甜,鹹湯肉質鮮美,香辣爽滑;甜湯則味道醇厚,別有一番風味。
品之,不僅暖胃驅寒,更可滋補養身,實乃四季皆宜之佳餚。
5:符離集燒雞。此餚源自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符離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千年之前,符離地區便以烹雞術聞名遐邇。
據傳,符離集燒雞的制作技藝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間,後經多代匠人不斷改進,終成今日之佳餚。
符離集燒雞與德州扒雞、道口燒雞、溝幫子薰雞並稱爲“中國四大名雞”,名揚四海,享譽中外。
符離集燒雞之產地,自然以符離鎮爲正宗,然其美味已遠播四方,各地皆有仿制。
其形態,色澤紅亮,油光鋥亮,外皮酥脆,肉質鮮嫩,宛如藝術品般令人賞心悅目。
制作之時,需精選當地肥健壯麻雞,配以砂仁、白芷、肉蔻、丁香等十三種名貴香料,經飴糖塗抹、香油烹炸、老湯滷煮等多道工序精心烹制,方能成就其獨特風味。
每一道工序皆需匠心獨運,方能使得燒雞色佳味美,香氣撲鼻,肉白嫩而肥而不膩,肉爛脫骨而嚼骨有余香。
口感而言,符離集燒雞肉質鮮嫩多汁,入口即化,回味無窮。
其口味,鹹香適中,既有雞肉本身的鮮美,又帶着淡淡的香料氣息,層次豐富,令人欲罷不能。
品嘗之時,手撕雞肉,連皮帶肉,口感更佳,肉質緊而不柴,肥而不膩,每一口皆是享受。
6:壽縣大救駕。世宗柴榮徵伐南唐,命大將趙匡胤率兵攻打南唐重鎮壽春(即今壽縣)。
在趙匡胤攻入城中後,因疲勞過度而食欲不振。
軍內廚師用面粉、白糖、豬油等湊合做成糕餅送去,趙匡胤食後大爲贊賞,連聲稱好,並說:“好餅,好餅!真是救了朕的駕也!”
從此,這糕餅便得名“大救駕”。
此後,糕點師傅依據當年軍旅廚師的制作方法,加以改良,用面粉、白糖、豬油,再加以桂花、青紅絲等幾十種輔料,制作出了真正的大救駕。
如今,大救駕已成爲壽縣古城的一張閃亮名片,吸引着無數遊客前來品嘗。
大救駕形態扁圓,中間呈急流漩渦狀,多層花酥疊起,如金絲盤繞,色澤金黃,酥脆可口。
其制作方法頗爲講究,需經過配餡、和面、團面、配劑、揉皮、擀攤、包餡、按捺、油炸、冷卻、包裝等十幾道工序。
主要原料有面粉、豬油、白糖、桂花、青紅絲、冰糖、核桃仁、金橘餅等。
精心挑選的食材,經過匠心獨運的制作,使得大救駕外皮酥脆,餡料細軟,品味酥松、香甜,有果料香味。
品嘗大救駕,外皮酥脆掉渣,內餡香甜軟糯,口感豐富,滋味美妙,令人回味無窮。
其口味以甜味爲主,但同時又夾雜着一些鹹味和果香味,層次豐富,獨具風味。
7:合肥鴨油燒餅。合肥鴨油燒餅歷史悠久,是合肥傳統小喫中的佼佼者。
據傳,其制作工藝考究,選用優質面粉和新鮮鴨油爲主要原料。
在制作過程中,和面時加入適量的鴨油,使面團更加柔軟且富有彈性。
經過反復揉捏和發酵後,將面團擀成薄片,包裹上蔥花、鹽等調料,再卷成條狀切成小塊。
最後,將小塊面團擀成圓形餅狀,放入烤爐中烤制至金黃酥脆即可。
因此,合肥鴨油燒餅以其產地合肥而得名,成爲了當地美食文化的一大代表。
其形態小巧玲瓏,呈橢圓形,表面金黃酥脆,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品嘗合肥鴨油燒餅,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其金黃色的誘人色澤,令人垂涎欲滴。
咬上一口,酥脆的表皮與柔軟的內心形成鮮明對比,口感層次分明,香酥可口。
內裹的蔥花和鴨油,更是增添了其獨特的風味。淡淡的鹹味與蔥香交織在一起,使得口感更加豐富多樣。
此外,燒餅中還散發出濃鬱的香氣,讓人回味無窮。
其口味以鹹香爲主,但同時又夾雜着一些蔥香和鴨油的鮮美,使得整個口感既大氣又不失細膩,充滿了徽菜的獨特韻味。
8:徽州苞蘆餜。作爲安徽皖南山區的一道知名小喫,是外地遊客前往安徽不可錯過的美食之一。此小喫源自徽州山區,歷史悠久,承載着徽州人民的智慧與勤勞。
徽州苞蘆餜以山苞蘆爲主原料,山苞蘆味甜清,營養成份高,生長期約140天。
其制作過程頗爲講究,需先將山玉米磨成細粉,經細粉籮篩去皮層,和水攪拌煮成糊狀,冷卻凝固後,再用特制的工具刨成薄片,置於竹匾上曬幹。
食用時,將薄片投入滾油中炸至舒展膨脹上浮,即可撈起。
此外,另一種常見的做法是將苞蘆粉用开水燙後揉成面團,以醃豬板油加鮮菜或醃雪裏蕻爲餡,做成小圓餅形,入平鍋燒熟至兩面金黃,外皮焦脆。
徽州山區稱餅爲餜,此餅以玉米粉爲皮面,故名“苞蘆餜”。
其形態色澤鮮黃,外脆內酥,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讓人不禁食指大動。
口感上,徽州苞蘆餜香松脆口,餡心油潤而有脂油香,味鮮可口,既有玉米的清香,又有餡料的鹹鮮微辣,相互交融,令人回味無窮。
9:蕪湖蝦籽面。此小喫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明清時期,彼時蕪湖作爲江南水鄉的重要商貿城市,商賈雲集,爲了滿足過往商旅的需求,當地居民創造出了這道獨具風味的美食。
據傳,最初的蝦籽面是由一位汪姓師傅所創,他結合當地豐富的水產資源和傳統的面食制作技藝,創造出了這道流傳至今的美味。
蕪湖蝦籽面之產地,自然是安徽蕪湖,尤其是長江中的青蝦,更是制作蝦籽面的上乘之選。
其形態雅致,面條細韌滑爽,蝦籽如珠似玉,點綴其間,湯色清澈而濃鬱。
制作方法頗爲講究,需將長江中青蝦的籽與多種佐料制成膏湯,再將手工揉制的小刀面與膏湯一同煮制而成。
面條需精工細壓,蝦籽則需經過清洗、晾曬、研磨等多道工序,方能制成蝦籽膏。
煮面時,將面條放入沸水中煮熟,撈出後澆上精心熬制的蝦籽膏湯,再撒上蔥花、香菜等調料,一碗色香味俱佳的蕪湖蝦籽面便完成了。
10:績溪撻餜。安徽宣城績溪縣的傳統小喫。
其歷史悠久,可追溯至隋唐時期,甚至更早。相傳隋朝末年,績溪人汪華因激憤於煬帝的暴政而領兵起義,深受百姓擁戴。
當時,爲解決義軍糧餉問題,百姓們創新性地制作了以面皮包裹鹹菜後烙制的面餅——撻餜,作爲幹糧犒勞起義將士。撻餜不僅便於攜帶,且短期內可冷食,深受將士喜愛,爲義軍提供了重要的後勤保障。
歷經千余年的流傳與改良,撻餜逐漸成爲了績溪地區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
績溪撻餜的制作工藝獨特,選料講究。
其外皮由優質面粉加冷水和成面團,經過反復揉壓,使面團達到柔韌而不失筋道的程度。
餡料則根據季節與口味的不同,選用幹香椿、五花肉丁、蘿卜絲、黃豆粉、醃菜、南瓜等多種食材精心搭配,既保證了營養均衡,又讓口感更加豐富多彩。
制作時,將餡料包裹在擀好的面皮中,拓成圓形,置鍋中烙至兩面金黃即可。
成品撻餜外皮薄而酥脆,內餡鮮美多汁,咬上一口,仿佛能聽到“咔嚓”的清脆聲響,芳香四溢,硬軟適中,令人陶醉。
好了,今天就這樣,我是風煙食錄。
在復雜多變的世界中。
我們要堅守信念與夢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難與挫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