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买不到“醬香拿鐵”?我能自己做一杯嗎!

文章來源:博物

最近被某幸的“醬香拿鐵”刷屏,喝過的來說說,到底是香甜的酒心巧克力味兒,還是喝多了和醉酒老頭接吻的味兒?

0.5度的咖啡,不知道是提神還是助眠

知情人士表示,這款拿鐵的靈魂來源“飛天茅台厚奶”是一瓶瓶茅台加入生產的,還是值得一买。但看着每天的“售罄”標識,我不禁想自己diy一杯試試……

據說這是年輕人的第一杯茅台

無糖不成酒

無論啤酒、紅酒或是白酒、黃酒,能稱之爲“酒”,皆因它含有酒精。酒精的化學名稱就是乙醇,在自然界中幾乎都是由糖分轉化而來。比如蘋果放置較長時間後,喫起來有股淡淡的“酒味”——因爲蘋果中的糖分被微生物發酵了。

糖類是微生物最喜愛的養料,微生物在汲取糖中養分的同時,還會產生出各種副產品或廢料——酵母菌所產生的廢料,便是乙醇,酒最核心的成分。

展开全文

液體面包這個說法很生動

如今售賣的任何酒,都會在瓶身標明“度數”,它指的是酒精在其中所佔百分比。比如40°就表示酒精含量爲40%——難道酒都是釀成後又兌水稀釋的?恰恰相反,它釀出來後,通常還要經過蒸餾來提高酒精濃度。

人們將加熱溫度控制在80~90℃之間來蒸餾酒精,就可以濾除很多雜質和水分,以此提高酒的純淨度和度數。

由於酒精能將酵母菌“醉死”,所以,當原料中的酒精達到一定濃度時,發酵就停止了。此時的酒精含量只有15%左右,酒味較淡,還微酸——因爲其中含有發酵時其他物質形成的有機酸。

古人喝的酒大致就是這個度數,所以他們才能暢飲,甚至牛飲。這種酒裏富含各種雜質,使它很容易腐敗變質,爲了保存釀造成果,中國人在唐代學會了用蒸餾的方式來提純酒,並在元代時傳到歐洲。這種方式既能提高酒的純淨度,也能提高度數,一般能達到40°左右。如果反復蒸餾,度數還會更高,但不能超過70°,否則飲後會“灼傷”腸胃。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酒,特別是高度數酒,老遠就能聞到它散發的氣味,因爲酒精很容易揮發,彌散到空氣中。其實,這股酒香並不全是酒精產生的。在釀造過程中,原料裏的糖分,還會轉化成少量乙酸乙酯和丁醇等有機物,它們在蒸餾時也會隨酒精一塊被蒸出來,造就了飲用酒有別於醫用酒精(成分只有乙醇和水)的獨特香氣。而且,隨着酒的儲存期越長,這些物質還會越來越多,所以陳釀老酒的酒香更濃厚。

東方的糧食酒多用陶土罐,而西方的葡萄酒則多用橡木桶

釀酒作物家譜

既然酒精是由糖轉化而來,按理說原料的含糖量越高,產生的酒精總量就該越多。但是,經過千百年來人們不斷實踐,發現原料並非越甜越好,它們還要具備其他一些特性,才能釀出好酒。所以直到今天,最常用的釀酒原料仍只有下面這幾類。

谷物類

谷物中含有大量澱粉,而澱粉都是由葡萄糖構成,所以理論上講,它們幾乎都適合釀酒。可最終只有高粱、糯米和大麥這三大類谷物經久不衰,因爲它們獨特的成分或構造,在釀造中大有功用。

高粱:白酒保質靠單寧

別看高粱作爲主食不如稻米、小麥好喫,釀酒的本事卻很出色,絕大多數的白酒都是用它釀造,因爲它裏面富含“單寧”。

喝了咱的酒,_____ 圖源:電影《紅高粱》

單寧是一種味道苦澀的化學物質,未成熟的水果中常含有它。高粱中的單寧不受人類歡迎,同樣也不受細菌待見——單寧在發酵中,能抑制除酵母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滋生,從而保證酒不會被釀壞。同時,它自己還會轉化成散發香氣的丁香酸,增加酒的香氣。

高粱等谷物釀造前要先蒸熟、加黴菌,使澱粉能轉化成糖類 圖源:紀錄片《風味人間》

糯米:多糖造黃酒

年糕、糉子、八寶飯……這些黏軟甜食的主要原料都是糯米,它們之所以黏軟,是由於糯米所含的澱粉多爲“支鏈澱粉”。支鏈澱粉除了受熱容易變黏外,也更容易被分解成糖,方便酵母菌利用。

不過,由於糯米中澱粉能轉化成糖的量很大,所以釀好的酒中,還留有很多未被利用的糖分。如果就此蒸餾,那些糖分可就浪費了,所以從古至今,人們都是直接飲用這種口感偏甜的酒——黃酒。

桂花酒桃花酒那些,都是糯米酒

大麥:保證啤酒的醇香

在人類主食食譜中,很難見到大麥的身影。因爲它纖維素含量較高,蛋白質含量又偏低,喫起來既不易嚼碎又不香,口感遠不及小麥,通常都用來飼喂牲口。但直到如今人們仍大面積的播種大麥,因爲它是釀造啤酒最主要的原料。

釀啤酒選用大麥,正是看中了它的“缺點”。由於啤酒是密封釀造,原料中蛋白質發酵形成的硫化物不能揮發掉,會遺留在酒中造成“酒臭味”。而大麥的低蛋白含量,恰好能削減這種不利因素,將酒臭味降到最低。同時,密集的纖維素就像自帶過濾層,能濾掉很多發酵時產生的雜質,使啤酒釀好後不會那么渾濁。

看似冰山雲海,其實是啤酒發酵時產生的泡沫

水果類

水果大都含糖量很高,這恰好滿足了釀酒所需的必要條件,但最常見的水果酒,卻不是用含糖量極高的水果釀造,而是略帶酸澀的葡萄。因爲含糖越多,發酵中發生腐敗的幾率就越大。當然,爲了防止水果酒在釀造時變質,人們還會使用低溫和密封的發酵環境,蘋果酒就是其中的代表。

葡萄:紅酒的酸澀

釀酒的葡萄與人們常喫的葡萄並不是同一類品種,相比較而言,它們的果實個頭較小、皮更厚、口味也偏酸,但這正是釀葡萄酒所需要的。

葡萄皮中含有大量單寧,跟高粱中的單寧一樣,都是爲了保證酒在發酵中不被微生物污染,又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只不過,葡萄皮的單寧含量很大,釀好的酒有明顯的澀味。而果肉中的果酸,雖讓酒也發酸,卻也能避免被細菌入侵——這種酸味和澀味正是葡萄酒最明顯的風味。

葡萄酒有紅白之分。

蘋果:甜蜜的泡泡

蘋果酒的原料是蘋果汁,糖分含量很高,極容易腐壞。所以,人們通常採用“低溫+密封”的方式釀造它。低溫大大影響了酵母菌的發酵效率,導致蘋果酒的度數較低,大都不足10°;而密閉環境,使果汁發酵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都溶於酒中,當蘋果酒开瓶後,能像汽水一樣泛着氣泡,稱之爲“起泡酒”。

酒量不好的人可以嘗試的小甜水大戶

如今,有一種叫“蘋果醋”的果汁發酵飲料正悄然流行。它的釀造方式跟蘋果酒幾乎一樣,只是把酵母菌換成了醋酸菌,使糖不被轉化成酒精,而是形成醋酸,造就了它酸溜溜的口味。

毒物廢料類

酵母菌“釀酒”是把糖變成酒精,那爲何不幹脆用糖釀酒呢?這個問題古人早就想到了,可糖在當時算是奢侈品,哪能用來釀酒。不過,人們很快就找到糖的替代品:一種是很甜卻有毒的植物,另一種則是提煉糖剩下的廢料。

龍舌蘭:葉片雖毒,根能釀酒

龍舌蘭是一種熱帶植物,長相跟蘆薈有幾分相像,原產於墨西哥。它的根莖中含有大量糖分,但葉片卻有劇毒,不能爲人食用。別看龍舌蘭的地上部分生長得很快,根莖卻要在地下至少發育8年以上,才能蓄積足夠的糖分來釀酒。

早在公元3世紀,印第安人就已學會用龍舌蘭來釀酒——將熬煮根莖後的汁液進行發酵,在祭祀時飲用。等到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到來後,蒸餾技術也被用在制造龍舌蘭酒上,使它的顏色變得清冽,酒精度數也大幅提升,達到40°左右。

雞尾酒龍舌蘭日出,看着像果汁的東西還是小心一點

甘蔗:廢料誕生朗姆酒

甘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砂糖原料,中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盛產甘蔗,也是朗姆酒的發源地。甘蔗榨汁後,經過熬煮結晶而產生砂糖,剩下黑漆漆、黏糊糊的廢料稱之爲“糖蜜”,除了用來喂牲口,還可以釀造朗姆酒,而酒的風味也是廢料中雜質發酵產生的。

朗姆酒可以混合各種果汁、香料,制成多種口味的朗姆酒 經常被用於制作甜品:糕點或冰激凌

早在17世紀,砂糖還彌足珍貴,人們可舍不得拿它來釀酒,但發現糖蜜中還留有不少糖分,便試着用它來釀酒——這就是最初的朗姆酒,顏色烏黑,喝着像咳嗽糖漿,電影《加勒比海盜》中,傑克船長最愛的就是它。

後來,隨着蒸餾技術的普及,朗姆酒也走上了蒸餾酒的道路,變得清澈和烈性。

看了那么多種酒的做法,你知道自己搞一杯“醬香拿鐵”需要准備什么了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买不到“醬香拿鐵”?我能自己做一杯嗎!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3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