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繞不過的監管關,中藥茶飲想要“破圈”不容易

醬香拿鐵的余溫還未褪去,酸梅湯又平地驚雷般地在社交平台上“炸开”,多個詞條登上微博熱搜,顯示出中藥茶飲的火熱。實際上,除酸梅湯外,各地中醫院、中藥房還推出了種類繁多的中藥茶飲,例如和胃調脾茶、減體茶等。

接連的熱搜爲中藥茶飲帶來“破圈”機遇。有關分析認爲,中藥茶飲作爲一種新的“時尚消費品”是可以市場化的,且市場空間巨大,但同時,中藥茶飲的價格、安全性,以及按照“藥品”還是“商品”來監管等問題,都是中藥茶飲“破圈”繞不過的監管關。

爆火背後

最近,各地網友前往中藥店“下單”酸梅湯,掀起了一陣中藥茶飲新熱潮,#中醫館买酸梅湯# #酸梅湯爆火後浙江省中醫院推出秋季茶飲##女生去中醫館买酸梅湯被醫師教育# 等多個詞條接連登上微博熱搜。在這之中,最受關注的中醫館之一,便是浙江省中醫院。9月4日,浙江省中醫院微信公衆號發文稱,因下單量暴增,目前酸梅湯處於斷貨狀態,醫院正在緊急補貨中,#浙江省中醫院酸梅湯供不應求#也登上熱搜。

接連的熱搜爲中藥茶飲帶來“破圈”機遇。在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祕書長胡鈺看來,只要是商品能進入市場流通就可以市場化,中藥茶飲作爲一種新的“時尚消費品”便是可以市場化的。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也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中藥茶飲是國內有待开發的一個市場,非常具有可行性,而且市場空間巨大,“它既是茶飲市場的一個創新產品,又是中藥文化的一種延伸,是中藥文化和茶飲文化的結合,是在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支撐下的一種有益的創新產品探索”。

與中藥版酸梅湯同時出現的還有一句廣爲流傳的評語:“萬萬沒想到打敗奶茶店的竟然是中醫院。”然而,中藥茶飲真的能打敗奶茶店嗎?浙江省中醫院的數據顯示,此次搶購酸梅湯用戶中以年輕女性爲主,女性用戶佔比達到了82.75%;其中17-30歲用戶佔71.25%,30-40歲之間佔28.52%,40-60歲之間佔5.35%,顯示出購买酸梅湯的群體與購买奶茶的群體相似,都具有年輕化特性。

中藥茶飲主打的健康養生,無疑是吸引當下年輕消費者的主要賣點,那么,從口味上來看,中藥茶飲還能與年輕人喜愛的奶茶匹敵嗎?有報道顯示,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表示,自己在跟風嘗試後選擇了“避雷”:“實在太酸了,中藥味也很濃,應該是煎鍋已經被中藥滲透入味了。”不過,從品類上看,中藥茶飲暫未落於下風。9月10日,浙江省中醫院發布《關於浙江省中醫院烏梅湯等特色茶飲上线時間的公告》,其中提到,除了烏梅湯外,浙江省中醫院還有一些適合不同季節的保健藥飲,包含利咽生津方、明目潤眼1號方等。

展开全文

醫保爭議

對於中藥茶飲來說,要“破圈”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其中要解決的問題之一便是有關能否用醫保支付的爭議。

事實上,關於中藥茶飲能否刷醫保,界限本身是明確的。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包含可用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中藥飲片892種,但同時,按照《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主要起滋補作用的藥品、保健藥品等藥品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

9月6日,杭州市醫療保障管理服務中心發布了《關於規範中藥飲片使用的告知書》,其中提到,“酸梅湯”等產品屬於中藥保健類飲品,根據《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等相關規定,保健藥品不屬於醫療保障基金支付範圍。“下一步,我中心將對定點醫療機構結算的有關費用進行實地核查,一經發現存在違規結算費用的情況,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此外,在浙江省中醫院的公衆號中,有關酸梅湯的推文裏也幾乎都提到了一句話:“烏梅湯等省中相關中醫藥特色茶飲都不進醫保。”

但在短視頻平台上,一位暱稱爲“蒜漢三”的博主前往中藥館購买酸梅湯的視頻獲得了超過136萬的點贊,該博主在視頻中詢問中醫館工作人員“這個可以用醫保支付嗎”之後,工作人員表示“可以”。就此情況,北京商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詢問了北京一家醫保定點藥店的工作人員,對於“能否刷醫保”的問題,對方同樣給出了肯定的答復,只是“處方內包含多種藥,有一種藥不能報銷,其他的都可以”。可見,中藥茶飲的發展之路上,仍需有關部門解好“保”與“不保”的監管之題。

監管難題

中藥茶飲的市場化並不容易。“中藥標准化生產難度較大,且服用量難以統一把握,不同的消費者需求量不同。”胡鈺指出,“中藥茶飲採用‘普通商品’標准還是‘藥物’標准進行市場化監管也存在一定難度。”此外,中藥飲片要“破圈”,還需照顧到價格與安全性。

在價格方面,有報道顯示,有網友遭遇了幾十甚至上百元的“酸梅湯刺客”:“去中藥店忘了說直接抓藥方,中醫就配了祛溼的酸梅湯和中藥奶茶,但是令我沒想到的是,它爲什么這么貴!酸梅湯70!奶茶65!兩個一共135!一开始那邊酸梅湯要120,後來砍下來的,是我买貴了嗎?”就此問題,北京商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詢問了同仁堂一家門店酸梅湯的價格,工作人員表示,一副的價格爲30多元,大約能熬出“一可樂瓶”的量。同時,金象大藥房一家門店的工作人員則表示,一副的價格爲15元,大約“能熬2升”。價格不一、“產量”不一,或是酸梅湯等中藥茶飲亟待監管的現象之一。

在安全性方面,作爲中藥館依據處方开具的一類中藥,酸梅湯或許並不完全適宜所有人飲用。9月5日,#女生去中醫館买酸梅湯被醫師教育# 登上熱搜。據悉,一消費者走進中醫館想买酸梅湯,卻被醫師教育稱,“是藥三分毒,不要隨便亂喝,除非有醫生开了方子,有些藥是不能喫的,就像酸梅湯有胃酸的人就不能喫”。浙江省中醫院副院長林勝友也曾指出,烏梅湯並不適合所有人群,“如果本身溼氣重,舌苔很厚,排便不通暢,或者胃酸過多,那么不宜頻繁飲用。此外,烏梅湯還有斂肺止咳的作用,但是如果您正在經歷上呼吸道感染、在排痰過程中,那么也不太適合飲用”。

“總之,如果中藥茶飲進行市場化,作爲藥品,需要符合國家相關藥品監管法規和標准;作爲食品,需要符合國家相關食品安全法規和標准,確保產品的衛生、質量和安全性;此外,中藥茶飲的市場宣傳也需要符合相關法規和規定,不得誇大宣傳、誤導消費者。”科方得投資執行總裁張曉兵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冉黎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繞不過的監管關,中藥茶飲想要“破圈”不容易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37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