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一塊豆腐切出6400根絲?董玉振教你“全世界都愛喫的繡球豆腐”

董玉振,深圳市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兼名廚委主席、深圳福田香格裏拉大酒店中餐行政總廚。他是國宴級名廚,也是新一代淮揚菜代表性人物,曾以“上湯參茸燉繡球”等代表作品名動國內外餐廚界,被譽爲“創新淮揚菜第一人”。

董玉振來自江蘇揚州,從1993年至今,他已在廚師行業勤懇耕耘了30年。

初爲學徒時,一年365天,董玉振有361天都在廚房學習工作,其中“休息”的4天,是因爲患上重感冒還堅持凌晨5點去上班,在买菜回店的路上暈倒,被送去了醫院。所幸只是受了輕微傷,吊了生理鹽水,牀上躺了4天的董玉振又回店繼續上班了。

題圖:董玉振

懷着“我一定要早日成爲一個大師傅”的念頭,董玉振給自己定下了“持之以恆地練習,如飢似渴地學習”的目標。每天勤練刀工,對他而言,“這是一個打基礎的階段,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一定要打牢”。

圖源:深圳福田香格裏拉

就這樣,從1993年至1998年,董玉振先是在揚州知名酒樓醉仙居、藍天賓館系統化地學習,後又跟隨淮揚菜名師張小東、李永泰大師,粵菜教父利永周博士等深造。經過長年累月的勤學苦練,董玉振的能力有了極大提升。

機會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1998年師傅問他,“有家餐廳需要一個總廚,你要不要過去試一下,看能不能挑起這個擔子?”年僅22歲的董玉振,帶着7、8人的廚師團隊進駐了這家餐廳,成爲了總廚。

展开全文

到了2005年,董玉振又進入了國際化酒店集團——香格裏拉。2008年至2009年期間,董玉振被香格裏拉集團調派到中國台灣工作。在那裏,董玉振發現當地的玉子豆腐(日本豆腐)特別適合“切絲”,便創作出了一道“菊花豆腐”,推出後十分暢銷。後來董玉振以這道菜爲基礎,加入刀工技藝的提升和營養搭配的優化,創造出自己的成名招牌菜“上湯參茸燉繡球”。

圖源:天津香格裏拉

在第三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期間,董玉振受邀參加了《央廣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在採訪中,董玉振分享了招牌菜“上湯參茸燉繡球”的研發故事和制作流程,以及從廚房新人蛻變爲一代名廚的心路歷程。

融合與創新,成就個人招牌菜

主持人:您的原創菜品“上湯參茸燉繡球”榮獲中華地標美食褒獎,並受到CCTV的特別報道。請問您當初研發這道菜品的動機是什么?又爲何如此設計呢?

董玉振:這道菜源於一個偶然的機會。2009年,我被集團派往位於台南的香格裏拉酒店工作。當我到那裏後,我發現他們的玉子豆腐(即日本豆腐)質地特別好。於是,我突發奇想嘗試將其切成像菊花一樣的形狀,結果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漂亮。

後來,我回到深圳時,开始思考如何將這種豆腐做得更加精致。因爲我們淮揚菜中有一道名菜叫文思豆腐,就是將豆腐切得像頭發絲一樣細。我想在這基礎之上,把之前做過的豆腐再改良一下。

我試過用模具制作,但效果並不理想,豆腐很容易斷裂或破碎。於是,我开始練習使用“懸刀法”,要在離砧板2至3毫米的距離處收住刀勢,心平氣和地進行正切、橫切和打斬,這需要很扎實的刀功,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夫。

圖源:受訪者提供

我從最初的50刀升級成後來的60刀,再到最終確定的版本是80刀,即把豆腐縱橫各切80刀,總共160刀,形成有6400條絲的豆腐花。把切好的豆腐放入水中後,碎料沉澱在水底,豆腐絲在水中漂浮,毛茸茸的模樣像一個繡球,所以我稱之爲“繡球豆腐”。

圖源:受訪者提供

原料的形態是確認了,但豆腐本身是無味的,所以還需要在味道上進一步地完善這道菜。中國烹飪有一句俗話叫做“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廣東人的上湯用老雞、火腿等材料燉制而成的,一斤料一斤水清燉7個小時後,湯汁呈茶色,口感濃鬱而清澈,入口十分鮮美。

中國人喫飯講究山珍海味的搭配。因此,我特別甄選了雲南高山的松茸作爲山珍,大連深海的遼參作爲海味,再加上廣式最鮮美的上湯和淮揚菜處理的繡球豆腐刀工技巧,所有元素組合形成了這道“上湯參茸燉繡球”。

圖源:受訪者提供

這道菜一經推出便引起了轟動,許多人都想學習制作方法。如今,這道菜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包括紐約、東京、巴黎和蒙特利爾等地,效果非常好。很多外國人看到這樣的刀工技巧都非常驚訝。我的朋友們都打趣說全世界人都愛喫老董做的豆腐。

赫芬頓郵報對董玉振的報道

上湯參茸燉繡球

圖源:受訪者提供

原料:

內脂豆腐一盒,海參40克,幹松茸3片,上湯200克,小塘菜心一棵。

制作:

1.取整塊內脂豆腐平切去掉1/3,用直徑6釐米的圓鋼模扣2個圓,兩邊固定,縱橫各切80刀,底部保持不斷,放水中去除碎料,即得繡球豆腐;小塘菜心2棵焯水。

2.每個湯盅內倒入上湯200克,加入幹松茸片3片、切好的野生海參塊40克,上蒸箱蒸10分鐘取出,放入繡球豆腐再蒸6分鐘取出,用焯水小塘菜心點綴。

自制上湯:

1.將淨老雞肉、赤肉各1.5千克,雞爪、三年陳金華火腿淨肉各1千克,分別洗淨;將雞肉、赤肉、火腿依次切方塊,分別焯水。

2.大盆內倒入清水5千克,放入白胡椒粒、桂圓肉、陳皮各10克,倒入花雕酒50克,放入各種原料,加入姜片、瑤柱各50克,封保鮮膜,放入蒸箱蒸6小時,取出後放涼,去油過濾即成上湯。

緊隨時代潮流,不忘探索與突破

主持人:廚師創造自身價值離不开提升價值的機會,對您最重要的幾次價值提升機會是什么?如果對於廚界晚輩建議,他們需重視哪些機會?

董玉振:從普通酒樓到四五星級的高級酒店,再到後來有幸加入國際集團香格裏拉,這些都是幫助我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時候,海外工作經驗也對我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我是2007年出國工作的,在東南亞國家待了四五年。早期的華僑同胞們將中國菜帶出國門,與東南亞當地的特色和西餐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菜式風格。在國外那幾年,我在繼承中國本土淮揚菜和粵菜優秀基因的基礎上,融入了海外的中餐文化,逐漸打磨出了自己的風格。

圖源:受訪者提供

我回國後曾就職於中國唯一入選福布斯“全球50家最昂貴的餐廳”的黃埔會。在當時的上海灘,黃埔會餐廳的消費水平是相當高的。現在,大家對於套餐的形式已經司空見慣了。然而,在十七八年前的上海,尤其是中餐廳,這還是比較新鮮時髦的東西,我們就是當時最早推出套餐的餐廳之一。

以前,圍餐或者叫團餐被視爲團圓的象徵,它與我們的文化相符,尤其適用於商務宴請。然而,在過去幾年,這種傳統的就餐方式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從這我們可以看到,餐飲界變化莫測,作爲一個廚師,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潮流,注重培養自己的眼光、辨別能力和應變能力。

星空隕石 圖源:受訪者提供

主持人:董大師,您從廚房新人到如今成爲名廚,回望一路走來,哪個階段對您的成長幫助巨大?爲什么?

董玉振:一路走來,我覺得成功並無祕訣,唯有勤學苦練。就廚師而言,學習技藝並無捷徑。只有真正熱愛這一行,你才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深入研究。當你深入鑽研後,方能發現其中的樂趣。樂在其中,自然不會感到疲憊。這是一個積極探索的過程,每個廚師都是在不斷地學習中逐步提升自己的。

玉蘭花酥 圖源:受訪者提供

每個廚師的成長歷程都離不开四個階段,按照級別來說,分別對應學徒、廚工、廚師和大師。首先是學習期,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來豐富理論知識;其次是成長期,在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後,還要通過實踐來檢驗;第三步是突破期,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後,還要吸收不同的元素,形成自己的風格;經過前幾個階段的沉澱,才能到達最後的影響期,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大師水平。

繽紛金槍魚撈起 圖源:受訪者提供

對我來說,最有感觸的是第三個階段的突破期。這是一個承上啓下的關鍵時期,在這之前我們主要是沿着前輩們傳授給我們的技藝進行學習。但到了突破期,我們不僅要精進廚藝,還要學習借鑑其他菜系和不同國家的風格理念,經過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只有突破這一關,才能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

香樂添彩六福味 圖源:受訪者提供

主持人:在您尋找個人風格的過程中,您認爲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董玉振:我認爲最重要的是突破,我們需要突破對現有事物的固有思維。比如在中餐領域,很多人對中餐仍保留着刻板印象,但我們在實際做菜時,必須打破這種思維的束縛。

中餐的核心在於味道。在保證味道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吸收其他菜系的優點。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學習日本料理對食材的苛求度和色澤的搭配,可以學習法國料理對裝盤的立體呈現和藝術性,還可以學習意大利料理對各種醬汁和芬芳物質的充分發揮的結合性。只有在學習和突破的時候,我們才能形成一些與衆不同的風格。

魚子醬椰油蟹肉撻 圖源:受訪者提供

結 語

回首30年的廚藝生涯,董玉振已從當初一年只“休息”4天的廚房學徒,蛻變爲如今的“創新淮揚菜第一人”,這樣的成就植根於他日復一日的勤學苦練,也離不开他开闊的國際化視野與積極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

圖源:受訪者提供

如董玉振所說,“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其實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當技術你都掌握了,得到師傅和客人的認可之後,自然就會有一些機會出現在你面前。”

“有味使其出,無味使其入”,這句話除了點明烹飪技巧,恰巧也對應着廚師的成長之道:經過不斷的學習和鑽研,在此基礎上創新和發展,終能有所成。

圖源:受訪者提供

在這次採訪中,董玉振也強調,人的一生不要一味沉溺於享樂,而是要追求有質量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就離不开美食的陪伴。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過好每一天,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這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一塊豆腐切出6400根絲?董玉振教你“全世界都愛喫的繡球豆腐”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49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