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民企家拜名廚大師陳廷龍 爲師速記

桃李不語 下自成蹊

民企家拜名廚大師 陳廷龍 爲師速記

金秋九月,微風送爽,丹桂飄香。15日“蜀人原鄉、三賢故裏”的資陽方圓賓館內響起輕松歡快撩人的《喜洋洋》樂曲,來自四川省有關單位負責人和川菜烹飪界、農業養殖、食品加工業的企業家們歡聚一堂,在這裏爲兩位資陽民營企業家陳明、易東曉,舉行樹德傳藝立魂打造資味品牌,拜國宴大師陳廷龍爲師儀式。四川省食品文化研會會長尹華國、四川省食品文化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祕書長 劉亞鵬、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資深烹飪大師 陳廷龍和資陽市及雁江區有關單位負責人等100余位嘉賓參加了活動。資陽市烹協祕書長秦照明主持了這次的收徒拜師儀式。

“智術之子,博雅之人”在川味美食領域內也不乏濟濟。

特一級烹飪師、國宴川菜大師、世界中餐聯合會川菜委特邀顧問、成都烹飪協會特邀顧問、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國宴川菜大師陳松如技藝文化研究專家委員會會長陳廷龍。

展开全文

1969年學藝,入職成都市飲食公司,後進入榮樂園培訓班。1973年2月調往北京四川飯店。在他父親陳松如大師的嚴格教育培訓下學廚。1980年2月調派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司廚7年,後調到外交部總務司。1990年11月被聘到德國斯圖加特中華園任大廚。1994年回國後,在北京、天津、濟南等地承包廚政或任總廚。2001年榮歸家鄉四川,在成都著名飲食企業任總廚、總監、總助、副總。從廚50多年的陳廷龍,七零後的他依然活躍在餐飲一线,身不離廚房,手不離鍋碗瓢盆,操刀能切,上竈能炒。他始終堅守初心,以傳授弘揚川菜文化、技藝爲己任,多年來,慕名而拜在陳式門下的弟子百余人,爲百菜百味,一菜一格,24味型的川菜美食文化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拜師弟子,心緣大酒店董事長、當代川菜名廚、中國烹飪大師、四川資陽雁江萇弘美食文化之鄉《二十大金牌名廚》、地方標准審查會專家、心緣小龍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明,多年來傾心於所喜愛的“資”味美食的研發經營事業中。他結合川菜的特點和祖輩的技藝,打破常規,自主研發,改良創新出小龍蝦的烹調技藝。博得社會和食客消費者的認可喜愛。自2017年以來,連年榮獲政府有關部門頒發的各種榮譽和嘉獎。下步陳明決定建立心緣小龍蝦博物館、體驗館,力爭在名優特地方“資”味的美食鏈上,再創新高。

拜師弟子易東曉,2000年畢業於貴州大學經濟管理系,畢業後進入北海日企基番咕U國際酒店工作;2004年進入南寧青秀山國際高爾夫球會任人事行政總監;2008年7月开始在樂山創業,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和地方優質土雞品種,通過科技與傳統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創新養殖。土雞品質得到消費者普遍認可和稱贊,先後被樂山電視台《七彩城鄉》欄目、成都電視台《熱线188》欄目專訪和報道;被中央電視台農業頻道《致富經》欄目專訪並向全國進行專題報道。

易東曉及其帶領的團隊通過近20余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爲集養殖、加工、批發與配送於一體的土雞全產業鏈企業。公司現有養雞場五個,佔林地面積共計2000多畝,年出欄100多萬只;創建食品加工廠一個:四川味悠闲食品有限公司,廠區面積10000多平米,設有兩條生產线:土雞預制菜類食品和土雞分割品休闲類食品,年產值達5000萬元。

易東曉攜四川優展農業有限公司,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大力推動農業健康產業發展,致力打造百姓餐桌上放心的第一土雞品牌。

名廚大師陳廷龍精湛的川味美食烹調技藝和德高望重的人格魅力,讓陳明、易東曉爲之傾慕敬仰不已。他們拜其爲師,立志不負衆望,一定從師傅身上學到真傳的川菜烹飪技藝。整個拜師儀式,在敬茶、遞交拜師貼,師傅發放師門證和禮品的簡潔樸素明快的流程中進行,全場不時響起熱烈掌聲。

活動中劉波、蔣寧、張睿、陳利軍、彭亞麗、陳倫洪、史延平、蔣禮忠等弟子與師傅陳廷龍合影留念。

現場資陽書法協會原會長劉朝聘爲四川省食研會會長尹華國題寫了“見賢思奇”書法作品。資陽市書法協會副會長王聯爲四川省食研會執行副會長兼祕書長劉亞鵬題寫了“ 從善如流 ”書法作品。資陽的羅輝文、余榮章老師爲陳明、易東曉二位新徒弟贈送書法作品。陳廷龍大師、資陽烹飪協會會長劉官銀

也分別在儀式上簡要致辭,鼓勵陳明、易東曉守正創新,學好川菜烹飪廚藝,爲資陽地區的餐飲事業做出貢獻。大會還特邀市商務局的同志現場舉行了“誠信興商”的宣講。

在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會、資陽市商務局、監管局、民政局等單位指導下,由四川國宴川菜松如專委會、資陽市餐飲協會黨支部、市餐飲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了 國宴名廚大師陳廷龍收徒拜師活動。 (劉和平 李飛)

編輯:李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民企家拜名廚大師陳廷龍 爲師速記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3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