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在端午節大家會賽龍舟、採草藥、掛艾草、包糉子等等。而說到端午節喫糉子,可謂是端午節必喫的美食之一。而端午喫糉子除了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之外,其實千百年來糉子還被大家賦予了更多美好的寓意。比如古人求子、求取功名等等,都會取糉子的相關諧音以此來討個喜頭。
而說到包糉子煮糉子,好多朋友都表示,自己明明买的是質量上等的糯米;但煮出來的糉子卻總是夾生的,而且口感也不軟糯,完全不好喫。其實要想自己包的糉子比較好喫,除了在糯米選擇上有講究外,在煮的過程也是有講究的。今天小廚就和大家分享煮糉子的幾點技巧,保證你煮出來的糉子口感軟糯,超級好喫。
煮糉子牢記“4點”訣竅
1、浸泡糯米
要想煮好的糉子不夾生,在包糉子之前,糯米一定要提前浸泡;並且最好是提前一晚上浸泡上,這樣浸泡一夜,第二天就可以直接开始包糉子了。
糯米本身就是屬於不易熟的食材,如果直接上鍋煮,有時候甚至燉煮兩三個小時都煮不軟糯;而長時間浸泡後的糯米,可以讓糯米吸飽水分促進裏面黏性成分析出,這樣糉子在煮的時候更容易熟,從而不容易出現夾生情況,並且糉子喫起來口感也會更好。
2、糉子要冷水下鍋煮
糉子包好之後,就可以直接下鍋开始煮了;這個時候一定要記住,冷水下鍋煮糉子。這樣糉子會和冷水一起慢慢加熱,受熱效果會更均勻;糉子會隨着水溫的慢慢增加,糉葉的香氣也會慢慢地被煮入到糉子中,這樣煮出來的糉子帶有的糉香氣味會更濃一些。並且糉子裏面的糯米也能更加完全地吸收水分,糉子會慢慢熟透,煮制出來的糉子沒有什么硬心,口感也會更加軟糯。
而如果用熱水或者沸水煮糉子,那么糉子外部的糯米遇熱,很容易膨脹導致糉子會炸开;關鍵就是糉子熱水下鍋,內外受熱不均;煮出來的糉子口感也沒有那么軟糯,並且很容易出現外部都煮得很軟糯了,但裏面還是夾生的情況。
3、煮糉子放多少水?
在煮糉子的時候,一定要把糉子均勻地擺放在鍋裏面;並且每個糉子之間盡量不要留空隙,然後再直接往鍋裏加冷水;水要完全蓋過糉子且超過糉子2-3cm,這樣糉子整個都浸泡在水裏面,煮的時候受熱會更均勻;並且糉子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如果加水不夠多,上面的糉子會被頂出水面,受熱不勻,糉子不容易煮透,並且煮出的糉子也不夠軟糯;
另外在煮糉子的時候,可以適量地少放一點點鹼,這樣不僅能縮短煮糉子的時間,並且鹼能使糯米的粘度增加,煮出來的糉子更加軟糯。糉子的食材偏酸性,放入鹼性食材,也能保持糉子的味道中和後更加富有風味。
4、糉子需要煮多久?
煮糉子的時間,一般根據糉子大小、糉子數量、火候等等都有關系;像大小適中且浸泡後的糯米包的糉子,一般放入鍋中煮1小時左右就能熟。並且煮的時候,中間盡量不要打开鍋蓋,否則很容易使糉子鍋內的水蒸氣流失,這個時候就容易出現糉子夾生的情況。
另外糉子煮好之後,不要着急出鍋;蓋上蓋子燜半個小時,這樣鍋中的余溫會繼續加熱糉子;等燜半個小時之後再拿出來食用,這個時候的糉子口感會更加軟糯香甜。
煮糉子的時候,一般可以一次性多制作一些;這樣一次性喫不完,可以等自然晾涼之後,直接冷凍到冰箱裏面,喫起來的時候提前拿出來解凍,然後直接上鍋蒸個10-15分鐘就可以直接食用了,非常方便而且味道也一樣的美味。
糉子好喫,但這裏小廚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糉子大部分都是糯米制作而成,黏度比較高,不易消化;並且包糉子的時候大家喜歡放一些蜜棗或冰糖等等,糖分比較高;所以建議大家一次性不要食用太多。
好了,今天就是小廚大家分享煮糉子的技巧。不知道大家在煮糉子的時候有什么技巧和大家分享的呢?歡迎大家多多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