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舟,Foresight News
「紅杉資本、IDG、北極光等都已經在尋找投資香港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機會。」風險投資機構投資人 Henry 和我說到。
除風險投資機構外,Foresight News 觀察到:互聯網公司(富途證券、老虎證券等)、加密貨幣巨頭(OKX、Bitget、幣安等)、傳統金融機構(勝利證券、盈透證券、嘉實基金等)也都湧進香港加密貨幣行業,希望能趁着香港政策的東風拿到下一個時代的入場券。
「香港加密行業肯定會出現一只獨角獸。」香港加密貨幣公司 VDX 聯合創始人 Adam Zhou 判斷, Adam Zhou 此前是香港勝利證券的董事總經理,有超過 10 年的金融機構經驗。
「這會是一個數十億美金的市場。」香港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 OSL CEO 潘志勇則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
2023 年,是香港加密貨幣行業第一個完整的合規年。這一年,香港批准了兩家加密貨幣公司( HashKey 與 OSL)成爲香港持牌金融機構,同時(截止 2024 年 1 月 31 日)還公布了 14 家正在申請牌照的加密貨幣公司。香港加密貨幣行業的獨角獸或有望在這 16 家公司中誕生。
多位加密貨幣公司的負責人判斷:「(14 家)正在申請牌照的公司,將於 2024 年年中之前,被正式批復是否獲得香港的加密貨幣牌照。」
作爲一個新生事物,香港加密行業並非一帆風順。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被一一擺在台面:頭部加密交易所盈利難、开戶手續繁瑣、產品單一、競爭激烈、成本高昂......「香港擁抱加密貨幣行業是不是太晚了?」也有從業者發出疑問。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 5 億人持有加密貨幣,僅幣安一家交易所就超過 1.7 億注冊用戶,而目前香港的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注冊用戶數不到 20 萬人,僅爲幣安用戶的千分之一。
「幣安很大,但是(未來的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可以再大很多倍。」Adam Zhou 說。許多從業者仍堅定看好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遠景。
香港的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能做到後發優勢,彎道超車嗎?香港持牌加密交易所的真正優勢和機會在哪裏?這,成爲了每一個關心香港乃至華語地區和亞洲地區 Web3 機遇的人所關心的問題。
重新發現獨角獸
「(我們希望)像港交所一樣,成爲真正有影響力的交易所。」Adam Zhou 說。
作爲一種新的資產交易所形式,部分香港加密貨幣從業者認爲,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出現,意味着一個新的「港交所」,一個新的「納斯達克」的出現。
截止 2024 年 1 月 30 日,港交所上市公司 2600 家,美國最大的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上线了 238 個幣種,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Binance 上线了 386 個幣種,而香港頭部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一共上线了 19 個幣種。加密貨幣交易所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
可以預見的是,香港的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未來不僅會上线幾百甚至上千個代幣,還會有非 Web3 的機構選擇在香港持牌加密交易所「上幣」。一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聯合創始人向我表示:「初創的 AI 公司、遊戲公司、元宇宙初創公司,也可以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市,理論上 SFC 沒有禁止這么做。」
1792 年紐交所成立,1817 年美交所成立,1971 年納斯達克成立,2012 年美國第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 成立。每個世紀、每個時代,都會出現新型交易所,背後所展現的是一種大規模經濟形態的變化。
因制度的不同,紐交所通常爲規模龐大、歷史較久、發展穩定的企業,如可口可樂、阿裏巴巴、IBM;納斯達克則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公司,如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蘋果、谷歌、亞馬遜、Facebook;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幣」的公司更青睞於市值更小的「區塊鏈組織」和「元宇宙公司」,比如以太坊、幣安和無聊猿。而去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對傳統金融的改變則更爲徹底,所有個體都可以幾乎零成本的「上市」。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投資機會,事實上也正是如此。「紅杉資本、IDG、北極光等都已經在尋找投資香港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機會。」風險投資機構投資人 Henry 說。
Henry 補充道:「風險投資機構們在加密貨幣行業的地位很尷尬,因爲加密貨幣改變了整個金融底層邏輯(包括投資邏輯),使得風險投資機構實際上在這個行業的地位遠不如在其他行業那么高,很多機會被更原生的 Crypto 投資機構或者個人獲得,但是香港加密貨幣行業,卻是我們的一個天然就比較契合的機會。」
一些從業者認爲:香港作爲亞洲金融中心,加之背靠中國豐富的互聯網人才與市場資源,發展加密貨幣有獨特的優勢。日本、韓國、歐洲等地區也都有各自地區的合規加密交易所,但許多投資人更看好香港加密貨幣貨幣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CEO 翁曉奇說:「歐洲缺少互聯網人才,日本既缺少互聯網人才,也不是金融中心,而香港不僅是金融中心,有足夠能量的金融機構,而且背靠中國大陸,可以源源不斷的吸引優秀的互聯網人才。」翁曉奇認爲:「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需要的人才,既要懂加密貨幣、又要懂金融機構運行,還要懂互聯網產品,缺一不可。」
縱觀 21 世紀的科技商業發展,對於經濟有重大變革的技術形態,中國似乎都很少缺席而且擅長後發優勢。如果必須通過參照物去類比,「香港的加密貨幣獨角獸」與 Coinbase 的關系與世界地位,可能會像騰訊與 Facebook(互聯網社交),阿裏巴巴與亞馬遜(互聯網電商)、「蔚小理」與特斯拉(電動與智能汽車)一樣。
這樣的敘事,夠宏大且吸引人,這讓香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成爲了許多投資人爭相關注的方向。
三條長坡厚雪的賽道
一個新的獨角獸的誕生,往往都伴隨着一個足夠大的問題被成功解決。
與非合規交易所相比,香港加密貨幣交易所須要解決的獨有問題是:加密貨幣如何與傳統金融深度融合,加速傳統金融世界的資金湧入加密行業。而這一機會是此前非合規加密交易所未曾有機會擁有的。
目前來看,除了我們如今熟知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業務外,香港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競爭力,包括了 ETF、 RWA、B2B2C 的加密貨幣銷售模式等。總體而言,競爭力來自於和傳統金融世界的「融合」與「創新」。
而這三個賽道,足夠新,足夠差異化,業務前景足夠遠闊,是可以影響整個加密貨幣市場體量的新增量。
HashKey Exchange CEO 翁曉奇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 ETF 與 RWA,是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彎道超車的機會。」
以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爲例, 自 2024 年 1 月 10 日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通過後,大量資金湧入比特幣。截止 1 月 30 日,貝萊德和富達的總持倉量都超過了 20 億美金,十支比特幣現貨 ETF 的持倉超過 277 億美元。渣打銀行分析師認爲,到 2024 年底,比特幣現貨 ETF 的資金流入量可能達到 500 億美元——1000 億美元,這對於目前總市值不到 9000 億美元的比特幣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資金流入。
Foresight News 不完全統計,美國參與到比特幣現貨 ETF 的上下遊企業超過 70 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國的傳統金融機構。
而這僅僅是美國的比特幣現貨 ETF 剛推出不到一個月的現狀。隨着美國比特幣現貨 ETF 的正式推出,香港的比特幣現貨 ETF 也「箭在弦上」。騰訊新聞《一线》報道,1 月 26 日嘉實基金香港公司已向香港證監會提交了比特幣現貨 ETF 的申請,這是香港第一家提交比特幣現貨 ETF 申請的機構,預計春節後在港交所掛牌。
一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高管向我透露:目前有十幾二十家金融機構計劃申請比特幣現貨 ETF。翁曉奇此前則向財新表示約 10 家基金公司正籌備推出比特幣現貨 ETF。Foresight News 了解到目前正籌劃推出比特幣現貨 ETF 的機構包括:嘉實基金、惠理基金、南方東英等。
除 ETF 之外,RWA (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是另外一個只有合規加密交易所才可以深入參與的大型賽道。
翁曉奇認爲:「RWA 發行的基礎是合法的證券型代幣,如果沒有牌照,那就是非法發行證券,這在各個國家跟地區都是刑事犯罪,也就是說RWA 天生是持牌交易所的故事。」
OKX 全球首席商務官 Lennix 則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預計在 2024 年的第三季度,香港 RWA 與穩定幣的法案會出台。」「SFC 等相關監管機構已經开始向公衆咨詢相關意見了。」
如果說 ETF 主要的效用是將傳統金融領域的資金流向比特幣,增加比特幣的整體市值,那么 RWA 則是讓美債、股票、房子、黃金等一切有價值的金融投資產品代幣化,從而將這些投資產品的部分資金留在加密市場。這樣普通投資者就可以方便的購买 1 美元的美債、1 美元的黃金和 1 美元的特斯拉股票。這將進一步釋放傳統金融資產流向加密貨幣行業。
目前,美國和新加坡的金融機構在 RWA 領域進展較爲領先。新加坡合規 RWA 交易所 DigiFT 創始人 Henry 向我透露:目前 DigiFT 已經發行了五個代幣化的金融產品,包括美債、美債基金、銀行債等。而香港也有望在今年推出 RWA 的法律規定,Foresight News 了解到 HashKey、OSL 等加密貨幣交易所十分重視這一業務,已經有專門的團隊在推進 RWA 的工作。
翁曉奇透露目前已經與華夏基金就 RWA 展开了合作,有望在一段時間內進入到市場。
多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從業者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香港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一大核心競爭力來自於 B2B2C 的業務。與 ETF、RWA 一樣,B2B2C 業務,即通過傳統券商銷售加密貨幣。如果拓寬 B2B2C 這一定義,還包括了爲加密交易所、金融機構提供 SaaS 服務。
相比非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這是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差異化優勢」。
Adam Zhou 表示:「(香港的)300 家活躍券商中,有 100 家券商賣一只股票,(整個市場)就是幾十億美金的規模,這也是加密行業的機會所在。」
Foresight News 統計,目前有超過 20 家券商着手銷售加密貨幣,一位加密交易所的業務負責人則透露,目前活躍的券商中有超過一半在計劃進軍加密貨幣業務,包括:富途證券、盈透證券、老虎證券、勝利證券等。
香港金融業與加密貨幣行業已經邁出了實質性融合的第一步。
相比幣安(僅以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爲例),香港加密貨幣交易所在短時間內在很多領域都會處於弱勢:开戶十分繁瑣、APP 產品體驗不佳、上幣種類少、新幣種少且慢、不能做衍生品......既有的成熟體系,並不是香港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真正的競爭力。
然而,這三條長坡厚雪的賽道,是爲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量身定制的機會,不僅可以爲加密行業帶來增量,也是其未來業務增長的重要競爭力。
「加密行業此前一直由 crypto-native 的公司塑造和主導,然而隨着美國各監管機構對幣安等公司的調查結束,一個新的時代到來,受監管的加密貨幣公司將成爲標准與主流。」潘志勇說到。
寫在最後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美國資本市場中,Coinbase 與納斯達克的市值已經「旗鼓相當」。
截止 1 月 30 日,在納斯達克上市的 Coinbase 總市值爲 313 億美元,納斯達克的總市值爲 337 億美元,三年來,這兩家交易所的總市值一直呈現出「你追我趕」的態勢。在納斯達克的市場上,投資者們認爲 Coinbase 有潛力成爲下一個納斯達克。
與此同時,香港某頭部加密交易所的總市值(38 億港元)與港交所(2987 億港元)相差甚遠,反推其原因,也是由於整個香港加密行業發展還處於早期,16 家加密貨幣交易所誰會成爲獨角獸,還遠未有定論。
HashKey Exchange 不久前剛發布 APP ,用戶數已經超過 15 萬人;OSL 剛被 BGX 以 9000 萬美元战略投資,團隊煥然一新,並在既有體系中增加了「零售基因」;VDX 核心團隊則在成立之初便集齊了加密貨幣、香港證監會、香港金融機構的基因;OKX 在原生加密交易所的頭部,不僅本身產品成熟,且在中國與亞洲地區有着很深的行業積累;PantherTrade 則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券商富途的子公司,天生擁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基因......它們將在未來的五年中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