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很多廣西玉林人家裏待客或者走親訪友時,除了白散、炒米,還喜歡帶上地豆餅。香脆的地豆餅,是大人喜歡的下酒菜,孩子們愛喫的零食。每年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一些市民便托農村的親戚炸地豆餅,以備過年之需。要說地豆餅,做得最多、口感最地道的要數城西街道蓮塘村。春節是制作油炸地豆餅的高潮,城西蓮塘村的地豆餅脆、薄、香、口感與口味都是很棒的,所以不少老玉林人認爲城西蓮塘村的制作的地豆餅屬本地正宗。
由於地豆餅中鑲嵌着花生,在玉林方言中花生被稱爲“地豆”,故由此而得名。與大部分玉林特色小喫一樣,地豆餅也是炸制而成。地豆餅的半成品是由糯米粉制成的餅身和炒香的花生構成的。將未去衣的花生炒香,撒上少許鹽調味,花生便具備了酥脆的口感。同時爲了保持地豆餅的酥脆口感,餅身被制作得很薄,薄薄的餅身在高溫油炸後便成了暗金色。薄且脆是地豆餅的特色。不管天大地大,喫上一口地豆餅,家的溫暖就在身邊了。
往油鍋裏倒米漿時,模具的角度也很重要,角度不對,地豆餅就會對折起來,這樣既不美觀,也不好收藏。以前的地豆餅個子小些,一斤米大概能做100個,現在的地豆餅個子變大,一斤米只能做六七十個了。據村裏的老人說,村裏做地豆餅應該超過100年了,如今,各種零食多了,地豆餅因無法規模生產、人工繁瑣、利潤低,下塘村也很少人做地豆餅出售了。但是,過年做地豆餅的傳統習慣下塘村人一直沒丟,過年不做點地豆餅,就像缺少什么一樣,“人家過年是少不得白散,我們村還得加上地豆餅。現在還不是做地豆餅的高峰,農歷12月初、中旬來我們村,就會看到家家戶戶忙着做地豆餅的熱鬧場景了。”老人們說,過年前,都會有親戚朋友托他們做點地豆餅,或者自己喫,或者送人,很受歡迎。
金黃色油炸薄面上的顆顆花生,點綴着未來生活的藍圖。地豆是“花生”的地方俗稱。或許地豆餅在年貨中所佔比例很小,但其面上鑲嵌的花生含義也算是新年的一個好彩頭,且別有一番風味,被它所吸引的青睞者大有人在。嗯,又香又脆,就是這個味!薄脆的餅,鹹香適中,夾雜着酥脆的花生,一邊從口腔中迸發出“咔吱咔吱”的響聲,一邊從味蕾裏散發出停不下來的誘人香味,喫完還滿口回甘。小時候常喫地豆餅,一毛錢一個,比現在的地豆餅還要大個點,一想起來很回味當年小時候的味道。小夥伴們,廣西玉林春節小喫“地豆餅”,你喫過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