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江西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所長楊俊丨始終走在探索贛南採茶戲傳承發展的路上

“贛南採茶戲作爲表現民間生活的藝術形式,豐富了我國戲劇藝術,特別是在紅色題材的現代表達上作了很好的探索和實踐。”4月18日,江西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所長、一級演員楊俊說。

從贛南採茶戲的普通演員到贛南採茶歌舞劇院的“台柱子”,楊俊20多年來醉心舞台,付出了不爲人知的努力。《山歌情》《快樂標兵》《八子參軍》《永遠的歌謠》《一個人的長徵》……一部部作品的精彩呈現見證了楊俊的成長軌跡,特別是在以贛南採茶戲創新表現贛南紅色題材方面,他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看得見的成績。

▲ 《一個人的長徵》劇照 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供圖

“山茶花”的呵護者

贛南採茶戲是茶農自娛自樂的消遣方式,用以激發茶農的勞動熱情,至今已傳唱幾百年,並隨着時代發展而變化。

“兩個手指一夾,再轉一圈,彩扇翩翩起舞……‘70後’看了贛南採茶戲的這個片段,會聯想到喂雞的動作,從而產生共鳴,但現在多爲機械化養雞,城市裏長大的年輕人沒有相關生活體驗,找不到這種感覺。”楊俊說,傳統戲曲正處於現代化表達的瓶頸期,生活方式的改變推動戲曲的表達作出相應回應,以適應當下的審美趣味。

面對困境,贛南採茶戲如何在守住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一個人的長徵》裏,皮影表現馬和騾子,花姑唱山歌,邱排長唱新腔,谷小姐唱美聲花腔,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創新爲傳統戲曲的創新表達蹚出了新路。

有着數百年歷史的贛南採茶戲被譽爲“一年四季都在盛开的山茶花”。楊俊是“山茶花”的堅定呵護者、辛勤耕耘者。在《快樂標兵》中,楊俊扮演“小眼鏡”,是個大學生,爲了更好地詮釋角色,楊俊以角色的形象生活;在《一個人的長徵》中,楊俊飾演“騾子”,爲了塑造好人物,他在生活中長期將身子彎下來,還將頭發、胡子留長,穿着破爛的衣服研究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爲,家人、朋友覺得他“走火入魔”了。

崇德尚藝的傳承者

1979年,楊俊出生在江西瑞金壬田鎮圳頭村。瑞金是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當年,他爺爺輩四兄弟參加紅軍,只有爺爺一人活着回來。他從小聽着紅色故事長大,對紅色歷史有着深刻的理解。楊俊回憶,在他小時候,當地民間文化生活氛圍濃厚,每逢村裏有表演龍燈、茶籃燈、跑旱船等傳統文藝活動時,楊俊就會和夥伴們一起追着表演隊伍看;空闲時,他經常坐在奶奶身旁聽奶奶唱山歌小調。楊俊的父親是一名位熱愛文藝的退伍軍人。楊俊讀小學時,父親覺得他嗓音好,有藝術天賦,便有意對他進行啓蒙教育。

展开全文

“在父親的支持下,1994年,我初中畢業後考上了贛南文藝學校,开啓了學藝生涯。”楊俊說,從文藝學校畢業後,他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短期班,進行了一年的表演學習。1998年,楊俊正式進入贛南採茶歌舞劇院。與此同時,爲了提升專業技能水平,他先後考入贛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深造,並在贛南採茶戲名家華飛、張曼君、陳賓茂、黃玉英等前輩的指導下,逐漸成爲劇團的“台柱子”。“贛南採茶戲發展到今天,得益於幾代人的努力。在我學藝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老師毫無保留的指導。我對傳統劇目的認識大多受教於華飛老師,劇目創新和人物創作方面得到了張曼君老師的指引。”楊俊說。

自2015年擔任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所長以來,楊俊始終以振興採茶戲爲己任。他組織協調實施贛南採茶戲振興工程,开展贛南採茶戲各藝術門類培訓班,培訓基層文藝骨幹千余人次;每年定期舉辦贛南採茶精品小戲成品研修班,开設編劇、導演、司鼓、表演、聲腔、形體等課程,培訓了專業青年演員3000多名;挖掘收集整理贛南採茶戲傳統劇目文本52個、唱腔曲牌23首、傳統音樂曲牌400余首……

德藝同行,德在藝前。今年3月28日,第五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召开。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文聯共同授予44人“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楊俊名列其中。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副所長廖文娜說:“2019年,楊俊所長將自己所獲得的人才獎勵資金30萬元作爲‘贛南採茶戲演員培養基金’,對本單位及市劇協爲贛南採茶戲作出成績的演職員給予獎勵和學習資助。”

贛南採茶戲的領軍者

“楊俊作爲贛南採茶戲的青年領軍者,對贛南採茶戲男性醜行藝術的提升作出了貢獻。”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中國戲曲學會會長王馗這樣評價。

近年來,楊俊擔任了多部精品大戲的主要角色,是他舞台藝術大實踐和大積累的重要階段,這讓他的表演藝術更爲成熟,水平也得到了質的飛躍。他先後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政府藝術最高獎文華表演獎、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名家傳戲工程”專家、江西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等榮譽。由他主演的4部大型紅色題材採茶戲《山歌情》《八子參軍》《永遠的歌謠》《一個人的長徵》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其中,《一個人的長徵》還入選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劇目及文化和旅遊部新時代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等。

也許在外界看來,贛南採茶戲只是江西贛州的鄉土小戲,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也只是爲基層創作、演出和傳承的一個小的演藝機構。但實際上,在江西採茶戲167個劇院團中,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的影響力不容忽視,該所不光是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的“全國地方戲創作演出重點院團”,還以連續30年不間斷的精品創作,在全國戲曲院團中獨樹一幟。在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等地廣泛流行的跨區域劇種及其衆多的分支劇種中,很多與贛南採茶戲有着密切的姻親關系,特別是江西採茶戲五大地域流派的13個劇種,都以贛南爲源頭,其藝術價值和意義突出。

楊俊始終走在探索贛南採茶戲傳承發展的路上。“今後,我將一如既往地崇德尚藝,挖掘、整理、利用紅色資源,創作出更多採茶戲藝術精品,爲江西地方劇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楊俊說。

2023年5月23日《中國文化報》

第4版刊發特別報道

《始終走在探索贛南採茶戲傳承發展的路上》

↓ ↓ ↓ ↓ ↓ ↓ ↓ ↓ ↓

責編:張海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江西贛南藝術創作研究所所長楊俊丨始終走在探索贛南採茶戲傳承發展的路上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1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