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王改玲。 李愛平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18日電 題:訪“中國莜面之鄉”裏的非遺傳承人: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56歲的王改玲,手中的莜面,就像會變戲法一般神奇。她慣常的動作是:拿起案板前一塊揉好的面,一手搓4根,雙手左右开弓,搓得均勻細長。
這期間,她的手臂會上下牽扯飛舞,幾秒鐘後,8條光滑細溜的莜面魚魚(內蒙古當地小喫)就宣告完成,放入籠內开蒸,5分鐘後,香氣撲鼻,令人垂涎。
5月18日上午,當她展示這些技藝的時候,前來觀賞的呼和浩特大學路小學濱河分校的小朋友們,用驚嘆的口氣說,“阿姨,您太厲害了。”
“您咋能把莜面做得又好又快呢,厲害!”
“只要肯學,其實也不難,所謂絕活其實是熟能生巧。”王改玲謙虛地說。
這還不是王改玲最拿手的絕活。
兩天前,她在家鄉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啓動的“機車露營相聚武川”主題活動上展現的莜面窩窩(內蒙古當地小喫)制作技藝時,一位看過她做莜面的朋友說,“她做的莜面窩窩在籠內如剪裁一般整齊,像蜂房一樣規則!”
圖爲王改玲(左三)在教學子們制作莜面。 王改玲供圖
“沒想到,做莜面還能出名,還能成爲‘武川莜面’非遺傳承人。”5月18日午間,她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家鄉因盛產莜面,還被外界譽爲“中國莜面之鄉”。
讓她頗爲自豪的是,當地史料記載,清代康熙皇帝遠徵噶爾丹期間,曾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喫過“武川莜面”,並給予很高評價;乾隆年間“武川莜面”還曾作爲進貢皇帝的食品被送往京城。
王改玲告訴記者,“武川莜面”面粉較白,口感筋道,可蒸、炸、氽、烙、炒,其中蒸莜面就有窩窩、魚魚、墩墩、圪團等20種。2009年,“武川莜面”制作技藝被列入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她在當地舉行的一場莜面大賽中,獲得了第一名,隨之被官方敲定爲“武川莜面”非遺傳承人。
談起自己如何一步步成爲“武川莜面”非遺傳承人的經歷時,王改玲聲稱,“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王改玲第一次接觸莜面是在6歲,那時,她家裏的長輩靠一塊光潔如玉的石板平放在腿上,就能做出像模像樣的莜面窩窩,這讓年幼的她非常羨慕。
爲了學到長輩的這門手藝,她在父親的鼓勵下,曾經一天做三頓莜面,“最初做得不成樣子,父親都湊合着喫了。”
時光飛逝,等到王改玲12歲的時候,她已經全部掌握了“武川莜面”的20多種做法,她也成了當地人人贊嘆的“巧手”姑娘。
2000年,隨着當地旅遊業的興起,在飯店做莜面,成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一直至今。
2022年,王改玲迎來人生中的高光時刻,她斬獲了“2022年呼和浩特市莜面餐飲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
“領獎的一瞬間,一下子有點興奮過頭了,面對主持人和記者的問話,激動得不知說啥好。”王改玲說起當初的糗事覺得有點可笑,但這次獲獎給她帶來了自信。
也是從那一刻起,王改玲對自己的“武川莜面”非遺傳承人身份更在意了,她告訴記者,闲暇時會用莜面做出各種圖案,來爲“武川莜面”制作技藝拓寬途徑。
“我相信‘武川莜面’一定會有更大的知名度,將來一定有更大的舞台。”王改玲自信地說,她還想參加一次比賽,還想獲個大獎。
她對記者透露,現在只要有傳承“武川莜面”制作技藝的活動,自己都想參加,因爲“那是我最閃亮的時刻”。
武川縣縣長哈達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地將借助內蒙古燕谷坊全谷食養健康產業科技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契機,加快布局燕麥(即莜麥)產業總體規劃,爭取早日對當地燕麥進行全鏈條开發,力爭更好地拓展武川燕麥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地官方的推動下,“中國莜面之鄉”這張名片也將會越擦越亮,而王改玲做莜面的精湛技藝也一定會助力她迎來人生中的榮光。(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