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加密出入金哪家強?一文梳理主要模式與相關牌照

對遊走於灰色地帶的加密領域而言,出入金是不得不提起的話題。在近月來制度紅利催生的香港熱點下,圈內人最關注的無外乎是出入金,劍指出入金背後,則是合規牌照。

牌照是稀缺的產物,在法制時代,牌照意味着可從事某項活動的許可,也意味着所有權與分配權,加密領域尤其如此。對大型交易所而言,可預見的未來無疑是合規,非合規的生意亦可在某些真空地帶存在,但也會日漸式微。在此背景下,全球牌照已成爲大型項目品牌宣傳與實力展現的關鍵要素。

出入金是什么?對應牌照又有何關系?何以成爲加密領域扼住命運的咽喉?

01

出入金與牌照要求

在闡述之前,先對加密領域的出入金概念進行明晰,出入金,顧名思義,等價物的交換通道,這裏的等價物是以各大國家的法定貨幣(簡稱“法幣”)而言,以法幣換取加密貨幣則爲入金,加密貨幣兌換出法幣即爲出金。簡單的幾個字在實際操作中卻困難重重,出於對外匯穩定的保護,幾乎全球所有國家對於資金流入與流出都有嚴格的規定與監管。對於加密領域而言,由於多數國家不認可其價值屬性,濫用兌換甚至可帶來洗錢甚至危害金融穩定的刑事風險,例如印度就禁止加密貨幣與法幣兌換。

從法律來看,由於加密的創新性,其屬性難以界定,多數國家尚未具備全面的監管框架,因此出入金監管總體分爲兩大類,一類側重支付與貨幣的流通許可,即匯款許可牌照(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另一類則是有專列的虛擬資產服務商牌照。長期而言,主流國家的專列牌照會成爲趨勢。無論哪一類牌照,反洗錢規則AML與身份認證KYC都是必須項。

美國:

由於分州而治,匯款許可的審查主體爲美國財政部下設的金融犯罪執法局(FinCEN)。若需申請該牌照,原則上,項目主體應在公司設立180天內向FinCEN注冊成爲貨幣服務商(MSB),然後在運營州申請匯款許可牌照,申請採取注冊許可制,周期較長,且每兩年需要復檢。

該牌照可申請的主體範圍包括國際匯款、外匯兌換、貨幣交易/轉移、ICO發行、提供預付項目、籤發旅行支票等等,可以認爲與貨幣服務相關的機構都涵蓋其中。由於加密貨幣在商品與證券屬性的爭議,監管主體後續會加入美國商品期貨貿易委員會(CFTC)以及美國證監會(SEC),這也是當下美國監管界最爲關注的議題,商品相比證券監管手段要更爲寬松。

歐盟/英國:

相比於其他國家,歐盟在加密領域的監管位於前列,早在2020年9月,歐盟委員會就提出了一項針對加密資產市場(Markets in Crypto-assets)的草案,簡稱MiCA提案,2022年6月,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首次將加密資產、加密資產發行人和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納入MiCA監管框架,這也是加密資產首個全面完整的、具有規範性的整體監管框架,也意味着加密的主流化趨勢。今年4月,MiCA正式投票通過,將於2024 年开始正式生效。

在歐盟,加密項目需注冊虛擬資產服務商牌照(VASP),加密貨幣交易金額超過1000歐元就會面臨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的盡職調查。英國目前也延續此一牌照,由英國金融行爲監管局負責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單個地區國家牌照可實現全歐盟通用,因此波蘭、立陶宛等易拿證地區備受追捧,尤其是立陶宛,作爲全歐盟最开放的加密友好國,立陶宛牌照最快可在1月內獲得,並且牌照無期限,最低授權資本僅爲2500歐元,財務成本較低,對本地人員結構也並無要求。在此背景下,大型交易所紛紛駐足,火必、Bitget、幣安等均持有立陶宛VASP牌照。

迪拜:

2022年3月9日,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籤署了首個監管迪拜虛擬資產的法律虛擬資產法,迪拜虛擬資產監管局(VARA)將在酋長國的特別开發區和自由區擁有執法權,主要負責監管和監督虛擬資產發行和相關披露流程。近日,迪拜虛擬資產監管局(VARA)發布《2023年虛擬資產及相關活動條例》,在VARA的制度下,七項獲得許可的增值(VA)服務包括咨詢、經紀交易商、托管、兌換、借貸、支付和匯款,以及增值服務管理和投資服務。

目前VARA正處於MVP(最小可行性產品)階段,在迪拜從事加密資產項目,需申請基於MVP框架的虛擬資產服務商牌照(VASP),可認爲該監管正在探索中,納入牌照並非完全經營活動許可,僅是可以允許持牌進行MVP市場運作,該點與ADGM阿布扎比全球市場一致,ADGM合規虛擬資產牌照的申請也劃分爲原則批准、最終批准以及運營啓動。

新加坡:

依據新加坡現有法律,加密貨幣在新加坡被劃分爲三類,分別是實用型代幣(Utility Token)、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支付型代幣(Payment Token)。對於支付型代幣,根據2020年1月生效的《支付服務法》,在新加坡提供數字支付代幣服務 DPTS,包括提供數字支付代幣的账戶和錢包、买賣、兌換或交易數字支付代幣(如加密貨幣)以及跨境匯款和轉账服務,均要申請DPT經營權,細分交易額與業務範圍又包含以下三類:貨幣兌換牌照、標准支付機構牌照以及大型支付機構牌照。該牌照申請難度相對較高,近年來對於加密領域審慎態度尤爲嚴重,但新加坡對於DPT經營權有無限期的豁免期,無牌照也可先行實現運營。

對於證券型代幣,從事該等虛擬資產活動的主體則需要遵守《證券與期貨法》 和《金融顧問法》的規定獲取相關牌照,中介行爲也被納入其中。在涉及到發行證券性質的代幣時,發行方需要獲得資本市場服務牌照;在涉及到交易證券性質的代幣時,交易平台獲得受認證的資本市場運作者(RMO)牌照;在涉及到提供代幣相關的財務咨詢服務時,該公司需要獲得財務顧問牌照。

實用性代幣目前仍處於監管的真空地帶,符合反洗錢、反恐融資等嚴格規定即可運行。

中國香港:

香港法例與新加坡頗爲類似,加密貨幣也被劃分爲證券型代幣以及非證券型代幣。證券型代幣監管主體爲證監會,沿用傳統的香港金融牌照制度,主要以中心化平台爲主體,且針對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在香港12類、十大金融牌照中,根據現行的監管框架,與加密貨幣相關的交易平台、基金和資金管理平台相關的牌照主要包括第1號、第4號、第7號和第9號監管牌照。在香港提供或積極推廣證券型代幣交易服務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需要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1類受監管業務(證券交易)及第7類受監管業務(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1、7號牌照”)。

隨着《2022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在香港提供或積極推廣非證券型代幣交易服務的中心化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在2023年6月1日起也需獲得證監會頒發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VASP牌照”)。

目前,僅OSL及Hashkey兩家同時持有1、7號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根據要求,這兩家也需要在此向證監會申請VASP牌照。

可以看出,在香港合法經營虛擬貨幣需申請雙重牌照,爲簡化申請要求,根據2月的咨詢文件,香港證監會有意將1、7號牌照及VASP牌照通過同一申請流程實現同時申領。

除以上幾大地區而言,出於避稅與成本考慮,直布羅陀、百慕大、愛沙尼亞、开曼等地區也成爲了衆多交易所的牌照申領地,在此並不一一贅述。

02

出入金主要參與者與商業模式

在滿足牌照許可後,項目方或交易所可在符合標准的情況下實現加密貨幣與法幣之間的兌換,但僅從終端用戶而言,出入金的兌換仍需依托載體完成,其中也會產生手續費、匯率差等多項疊加費用,通常而言,出金要遠比入金途徑少,例如入金可用電匯、ACH、信用卡、第三方支付,而出金多常見於電匯或ACH轉账。

此處援引Foresight Ventures梳理的出入金項目闡述主要參與者與商業模式。在整個出入金流程中,涉及的主要角色爲5類,流動性從左到右依次遞減,流動性途徑較多,但最終流入終端用戶群。最左側爲做市商,較爲著名的做市商一般爲具備強大資源背景的經紀公司、對衝基金與私人企業,通過雙邊報價提供市場流動性,GSR、Alpha theat、Citadel等量化公司均爲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前FTX中陷入崩潰的Almeda也曾屬於之中的著名代表。同時,交易所通常也會僱用做市商爲其市場提供交易深度。做市商之後即爲交易所、獨立出入金項目、聚合器,最後到達商戶與散戶。

從出入金商業運作來看,第一大類主體爲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天然具備牌照優勢,費率較低,支持幣種多樣,也是生態中最爲龐大的流動性提供方,散戶可自由在此其中通過托管錢包進行出入金,商戶則多以API和SDK部署實現交易與轉账。此處需要注意,若採用自托管錢包轉账會收取相應的區塊鏈網絡費用。

第二類爲獨立出入金項目,該種類型項目由於規模相對較小,因此業務更爲垂直化,多只提供法幣出入金,聚焦單一領域使用,易上手且隱私性更強。但由於流動性來源的差異,且客戶大多需要提供自托管錢包地址,該類型項目費率相比中心化交易所更高,疊加了中間商費用與網絡費。

第三類爲出入金聚合器,該種類別本質上僅爲信息中介,通過聚合多個交易所與獨立出入金項目撮合交易實現流動性分潤。

第四類爲加密ATM機,作爲實體機器,運營與維護成本更高,因此兌換手續費也高企,部分甚至可達到20%,多僅支持現金,相比此前不提供出金服務,目前很多ATM機已可實現法幣提取,同時匿名性與隱私性強,多無KYC環節。

第五類爲加密貨幣借記卡,該借記卡相當於中心化交易所下放的二級账戶,作爲中心化交易所的客戶服務之一,使用類似於銀行儲蓄卡,只是出入金環節中涉及加密的環節由中心化交易所負責,法幣的支付處理則由支付網絡提供商負責。與儲蓄卡類似,使用前卡片中需預先存放加密貨幣。

第六大類爲加密信用卡,流程與日常使用的信用卡也並無太大差別,但可獲取加密貨幣的返現,類似於信用卡返現積分,此處僅支持法幣返現成加密貨幣,發行商可從中賺取匯率差額,該種信用卡日常使用較爲少見。

最後一類是場外交易,也是詐騙的高發區域,場外交易的主要目的是去除中間商賺差價,直接撮合买家與賣家,細分爲兩大類,OTC櫃台與P2P交易。OTC櫃台也有本金櫃台與代理櫃台之分,常見於主流中心化交易所中,信任機制也基於此構建,櫃台不收取額外費用,但通過報價形式實現多流動性撮合賺取機會空間,對於买家而言,交易價格波動較少,多服務於資金量級大的機構與散戶。通常櫃台有平台信任隱形背書,但P2P交易除第三方托管商引入外,完全由私人撮合以逃避高額中間費用,用戶間的私下交易就是典型的P2P,但由於信任機制的不完善,信息不對等頻發,風險較高。

盡管出入金方式多種多樣,但由於各大國家間的差異化規定,市場仍有非合規出入金的生存空間,洗錢、逃稅等各種手段在此其中屢見不鮮。同時,部分區域禁止的國家要實現出入金兌換更是難上加難,例如要實現加密貨幣兌換成人民幣,除使用OTC等匿名性強的工具外,通常需先通過其他法幣兌換,再通過法幣兌換的形式提取,這中間也存在卡片凍結的風險。

另一方面,即使交易所等大型機構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出入金牌照,但出於合規成本與監管風險的考慮,多數主流銀行並不愿爲該類用戶提供服務,尤其是在硅谷、Signature Bank與Slivergate接管後,幣安美國子公司一度傳出難以尋求可接受客戶現金存放銀行的傳言。對此,已有部分中間商开始承接此業務,通過存款對象轉變完成間接性銀行業務。

03

典型交易所牌照獲取情況

從牌照獲取手段而言,由於本土化合規成本高昂,機構與交易所除自身組建團隊申請外,也會考慮本土战略合作、直接收購等方式,就目前來看,Coinbase、幣安佔據牌照第一梯隊,而其他交易所也正積極尋求牌照擴張,獲取更大市場。

幣安:

作爲交易所的龍頭老大,幣安在合規方向上研究深入,也是交易所中牌照獲取最全的交易所之一,其牌照遍布歐洲、中東、亞太平洋、美洲、非洲等五大領域,共獲取18大牌照。從策略看,幣安也更多側重於相對偏遠地區的中小國家,嘗試在當地以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形式構建交易所分部,另一方面,幣安並未公布其總部地址,盡管此前傳言在馬耳他和阿聯酋,但其金蟬脫殼的表現也讓美國監管方怨言頗深,同時幣安並未完全獲取美國本地的合規交易牌照,也因此在近段時間引起了SEC的矚目。

Coinbase:

作爲在美國上市的首家中心化交易所,Coinbase在合規方向上持續處於領先地位,不僅構建佔據公司約20%的專業合規團隊,在牌照獲取上也愿意付出高額成本。除了向 FinCEN 申請注冊 MSB 牌照之外,該機構還向开展業務的各州申請獲得了貨幣兌換業務經營許可證或同等資質(MTL),據披露,其已經在美國52個州內的38個州獲得電子貨幣(VC)、貨幣轉账(MT)支票交易(SC)、支付工具銷售(SPI)牌照,在紐約州也獲得了申請難度高企的BitLicense牌照。

從官網信息來看,Coinbase可支持全球106個國家使用,遍布北美、南美、歐洲、亞太平洋、非洲以及中東,近期,根據博客文章,該公司已獲得百慕大金融管理局(Bermuda Monetary Authority)頒發的牌照,正在爲離岸衍生品交易平台做准備。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地區差異性,即使有相關牌照,可實現的功能也有所差異,例如在某些洲不支持代幣直接交換。

Kraken:

牌照獲取方面,Kraken並未大範圍撒網,主要集中於北美、歐洲、中東等主要地區,牌照也以常規爲主。在北美,Kraken在美國與加拿大均已注冊成爲MSB;歐洲則主要以英國爲主,成功在金融行爲監管局(FCA)注冊的加密資產公司,並在意大利獲取VASP牌照;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布扎比全球市場(ADGM),Kraken根據金融服務監管局(FSRA)的金融服務許可(FSP)在當地开展數字資產托管和運營多邊交易設施的監管活動。

OKEX:

老牌的華人交易所OKEX並未在官網披露所獲得的牌照信息,但在近年來其發布的宣傳稿件中,美國MBS、菲律賓政府虛擬貨幣交易所經營牌照、日本數字貨幣交易平台從業許可牌照,其在巴哈馬、杜拜也有相關牌照。

KuCoin:

總部在新加坡,一度被譽爲小幣安的KuCoin,全球用戶達 2000萬人,然而在官網並未查詢到牌照信息,但在去年7月財聯社發布的一篇文章中披露KuCoin已獲得立陶宛、瑞士、捷克、波蘭、澳大利亞、薩爾瓦多六地的相關牌照,讓人玩味的是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與加拿大安大略省證券委員會都曾對KuCoin採取行動,理由分別是未進行注冊與授權運營以及不配合調查。

火必:

火必另闢蹊蹺,牌照主要集中在避稅地區,注重小而精,在直布羅陀、英屬維爾京群島均有業務牌照,歐洲也聚焦於加密友好地區立陶宛,在迪拜、澳大利亞也實現了交易所運營,而美國與南美則主要以可匯款尚未MBS以及的同等牌照爲主。

04

結語

無論是出入金還是牌照,在實際操作中,都遠非文字描述般簡單,尤其是在組成復雜的地區(典型例子是美國,各大州要求各有差異),因此可以看到多數交易所傾向於易得性強的小國,例如立陶宛基本成爲交易所在歐洲的牌照必需地,而愛沙尼亞在增強其反洗錢規定後近400家加密公司自愿關閉或被撤銷授權。

另一方面,對於交易所或是大型機構而言,即使成功取得牌照,後續運營與維護成本也相當高昂,在此背景下,也不乏有機構放棄牌照的申領。在新聞中,某某交易所非法運營屢見不鮮,幣安、bitfinex、Coinbase等大所都曾陷入其中。對應在出入金中,由於合規性弱,尤其體現資金安全保障程度低,交易所跑路、詐騙、收到黑錢等情況比比皆是。

隨着行業合規化的加強,該種情況也已日漸好轉,但對散戶而言,黑暗森林法則在這個圈子同樣適用,保持懷疑、持續驗證,才有可能在虎狼環伺的加密領域長久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Foresight Ventures: 入坑第一站,加密法幣出入金商業模式盤點

中泰證券:另類交易所—Coinbase有多強?

財聯社: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寒冬已至—交易量、估值融資雙雙下滑

君合香港:香港證監會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1、7號牌照及VASP牌照)申請要求展开咨詢

各大交易所官網及公开資料。

陀螺財經的聯系方式

商務合作|投稿:

小黃(微信號 18925291949)

芒果(微信號18145840955)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加密出入金哪家強?一文梳理主要模式與相關牌照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1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