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白皮書發布15周年,比特幣還是當初的“數字黃金”嗎?

2023年,隨着新冠病毒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終於走出陰雲的人們卻發現能讓人喘不上氣的不止病毒,還有手上持續貶值的錢。

惡性通脹,錢多食少

過去的三年間,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幾乎都選擇通過加印鈔票,以對衝病毒帶來的負面影響。人們手裏的票子雖然多了,但房子、車子等資產總量本質上並沒有增加。“錢多食少”的狀態讓各國基本上都摸到了 40 年來通脹水平的天花板。

對於美國等擁有相對完備貨幣與金融政策的經濟體而言,緩解通脹在當前這種經濟形勢下都絕非易事,更不用說背負高額外債、甚至已經引發債務危機的發展中經濟體。惡性的通脹讓很多身處脆弱貨幣體系經濟體的人們开始將手中的法幣兌換成“相對保值”的美金,在經濟下行的泥潭裏尋求“避險”的機會。而由於銀行費用過高,同時法幣貶值過速,普通的外匯兌換在“避險”一事上,顯然效率不高,因此尼日利亞、津巴布韋等地的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兌換美元更容易,手續費更低,且幣價相對穩定的“數字黃金”比特幣。

避險資產?風險資產!

事實上,比特幣價格的“相對穩定”也是全靠同行襯托,市場低迷相比較法幣匯率的極速貶值,前者顯然在“保值”一事上更勝一籌。然而,一旦仔細梳理比特幣作爲避險資產的表現,就會發現,當面臨大規模國際政治與經濟的動蕩時,比特幣如今早已非當年“巋然不動”的境界——在曾經的美伊衝突與俄烏衝突中自證身份的比特幣,在今年的巴以衝突爆發之後並未同前兩次一樣出現近40%的上漲,反而略有下跌。從數據上看,比特幣價格同美股、美元甚至黃金現價的相關系數總體也呈上升趨勢,這也就意味着在長期冷淡的加密貨幣市場中,曾經被譽爲“數字黃金”的比特幣,面對局勢的動蕩也無法獨善其身。

與此同時,比特幣在加密圈子的日子也不好過。衝着套期保值來的投機者發現比特幣失去了熊市對衝能力、幾乎淪爲風險資產時直呼“退錢”。比特幣曾被視作“神之一手”的圖靈完備和共識效應等先天條件似乎也漸漸成了限制其功能迭代的藩籬——比特幣社區中的大多數“中本聰信徒”抱着15年前的白皮書拒絕革新,生態鏈上幾乎沒部署任何智能合約,比特幣本身除了價值貯藏別無長物,开發者也逐漸流向能提供“情緒價值”的以太坊。根據 Electric Capital 統計的开發者數據,當前比特幣生態月活开發者僅有1291名,而以太坊則是其近六倍之多,單全職开發者就有1889名。

長此以往,只要以太坊與其他公鏈生態以目前的速度持續革新,比特幣在未來某天或許再無法以佔據穩固的市值份額。

不信邪的少數人:Ordinals 與 BRC-20

雖然說比特幣社區對中本聰最初構想的信仰高牆看似無法逾越,但也隔不住社區總有那么一兩個“一身反骨”的朋友決定“以身犯險”。今年1月 Casey Rodarmor 推出 Ordinals 協議,允許構建者在比特幣最小單位 satoshi 上記錄名爲銘文(Inscription)類型的數據,從而在區塊鏈中內嵌類似 NFT 的藝術藏品。從推出至今10個月內,比特幣鏈上銘文總量已達到 3651.4 千萬枚。毫無疑問,Ordinals在比特幣生態充當了 ERC-721 的角色,於是社區中开始有聲音問比特幣鏈上的ERC-20等價物“在多遠的未來” 。

兩個月後,一個名爲domo的神祕工程師發布了BRC-20,向社區宣告,比特幣生態也可以實現發幣自由。本質上講 BRC-20還是以 Ordinals 協議爲基礎,通過向網絡部署 JSON 文件自定義代幣供應、發型限額等代幣的基本條件, 以 BRC-20 爲標准鑄造的代幣可以在錢包間自由轉移。雖然說上文將 BRC-20和 Ordinals 與以太坊鏈上的ERC標准類比。但最重要的不同在於比特幣網絡上基於Ordinals創造的小圖片和代幣直接銘刻在單個聰上,由於比特幣本身的特性直接“經典詠流傳”。至此,關於比特幣生態擴展的討論再次被推向頂峰,BRC-20 交易量也在近一個月之後達到了近40萬之多,然而在急速攀升的交易量背後不可忽視的是高達255BTC的當日總交易費用。

不同於銘文永遠無法刪除、無法篡改,人們關於BRC-20的熱情和記憶在一個月後幾乎被完全釋放,社區也逐漸开始質疑“Ordinals和BRC-20這么好,難道是中本聰想不到嗎?”。正如 Haotian 在其長推中描述的那樣,不少參與者質疑 “BRC-20 違背了去中心化、擴容、低成本的主流敘事“——比特幣本身無法識別銘文是否有效,要將判定權交給中心化平台;BRC-20大量交易導致比特幣網絡直接堵了個黑紅,幾乎無法正常出塊……

諸多問題似乎再一次堵死了“數字黃金”以外的出路, 比特幣生態擴展的可能性從嘆號變成問號,”靠生態救不了比特幣”又發展成了死局。那么,比特幣鏈上真的不存在能增強可編程性與功能性、將引入代幣經濟,同時又不會爲網絡帶來過量負擔的解決方案嗎?

比特幣鏈上發幣行不通,不如先看看曾經試圖優化交易處理的舉措到底爲什么不行。

行與不行之間隨機遊走的發幣自由

Taproot 升級 & 閃電網絡(Lightning Network)

早在2021年11月,比特幣網絡就進行了名爲 Taproot的重要升級,用於通過籤名合並簡化交易處理,已達成速度提升和成本縮減。不同於比特幣2017年以“分裂”告終的升級,Taproot在一向“守舊”的比特幣社區並沒有引起過多的爭議,可見即便是“中本聰忠誠的信徒”也默許比特幣網絡層面上的速度與成本變革。

Taproot 結合了BIP-340(Schnorr),BIP-341(Taproot), BIP-342(Tapscript)三個比特幣改進提案,以增強腳本功能,升級的關鍵在於 引入 Schonorr 籤名,將多個公鑰合並集中起來打包上鏈。一方面,對多籤交易而言,包含多個地址的交易無需再驗證多個公鑰。在隱私方面,單籤和多籤交易因此更難區分,區塊上的交易者身份辨認更加困難。然而事實上,雖然能緩解一定程度的網絡擁堵危機,但即便在經歷了Taproot 升級之後,上半年面臨大量开發者自助發幣 BRC-20 交易高潮時,比特幣網絡依然無法避免擁堵和交易費驟增。

如果說單純爲了達到簡化交易、優化處理的目的,閃電網絡等比特幣側鏈擴容技術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但對閃電網絡而言,一旦狀態通道短時關閉,其上進行的交易仍然需要完整地挪到比特幣網絡上驗證,大批量的交易堆積仍然會導致網絡癱瘓。

因此,就目前存在的單一措施而言,確實無法解決比特幣交易處理僵局,“發幣自由”又成了無法抵達的彼岸,難道15年前的中本聰又預判了變革者的預判?

Taproot Asset:不服,等我迭buff

15年雖然在現實世界能讓一個小學生成長爲社畜,但在比特幣漫長的“職業生涯”面前卻顯得相形見絀。後來者總是源源不斷地想要挑战中本聰設定中“萬世不移的v0.1”,思索到底該如何將發行資產的權利依靠寫在比特幣的DNA螺旋裏。

今年 10 月 19 日,閃電網絡开發團隊 Lightning Labs 宣布名爲 Taproot Asset 的協議發行主網 Alpha 版本。 Taproot Assets 由 Taproot 驅動,用於發行比特幣生態鏈上資產。而通過該協議發行的資產可以通過閃電網絡完成高速度且低成本的交易。

簡單來講,Taproot Asset的基本邏輯主打一個“迭buff”,一方面使用 Taproot 升級中涉及到的 Schnorr 籤名,實現籤名合並合; 另一方面,發行的資產可以在閃電網絡通道中交互,其節點上可以實現BTC2TA的原子轉換,閃電網絡久經考驗的交易處理也對衝掉了一部分對於速度和成本的擔憂。根據 Lightning Labs CEO兼聯創在 The Block採訪中透露,自 Taproot Assets主網alpha發布之後,鑄造資產總量已超過18000種。除此之外,Taproot Assets 开發者還在嘗試使用黃金、美國國債與公司債等現實世界資產,實現發行債務工具等功能。

然而,Taproot Assets 雖然從上线以來引來了比特幣生態繼 BRC-20 之後的再一次討論高峰,但從市場角度來講卻沒有5月份BRC-20上幣時的瘋狂。或許原因之一在於閃電網絡雖然有一定的“群衆基礎”當在比特幣經年累月的共識效應以及比特幣主網絕對的安全性面前,仍然顯得底氣不足——畢竟在比特幣主網夠用的情況下,很少有人選擇了解與使用閃電網絡所謂的狀態通道進行資產互換,也因此沒有成功復刻 BRC-20 上线初期的“短暫瘋狂“。不過在通脹過速的大環境之下,不少長期主義者認爲 Taproot Assets 將成爲比特幣生態穩定幣敘事的开端。而基於TA協議發行資產最終會不會陷入比特幣生態的死亡螺旋,或許還要觀望後續協議對开發者的吸引力,以及“比特幣生態原住民”的態度。

盤活生態:人在江山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白皮書發布15周年,比特幣還是當初的“數字黃金”嗎?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4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