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江南茶事作爲上海市嘉定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亮相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聞中心的“上海非遺客廳”,向中外記者展示上海茶藝的“和清敬雅”,通過茶藝傳播中國傳統茶文化。
中國是禮儀之邦,朋友來了喝杯茶,是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的禮遇。“江南茶事是古代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種民間活動,與現代人追求的東方生活美學相當契合。”江南茶事傳承人曾紅一邊演示一邊介紹,它通過煮茶、焚香、掛畫、插花等,讓參與者從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聽覺各個角度去感受茶的形態、色澤、滋味、香氣。靜心領悟滌器、煮水、泡茶、品飲等過程中的節奏韻律,同時在器具、衣着、環境、情緒等多個方面提升至藝術境界。
30多年來,曾紅一直致力於开展江南茶事相關文獻和實物的挖掘、保護和研究,恢復江南茶禮、茶儀、茶席,普及七大茶類的衝泡技藝和儲存方式,復原各色茶具,研發各式茶點,做好茶器茶禮衍生品,讓茶文化走進校園,社區,企業、商圈等,讓更多的市民有機會了解中國茶文化。“希望通過進博會這個平台,讓中國茶藝與東方美學出圈。”
每年在進博會上,“上海非遺客廳”以場景化、生活化的形式,向來自全世界的朋友展示上海非遺的魅力。在70多平方米的展區內,打造了品類豐富,動靜結合的展陳,整體呈現江南典雅秀麗風格。今年的“上海非遺客廳”以“非遺新體驗、海派會客廳”爲策展主旨,動態與靜態相結合展示117個非遺項目。
奉賢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榫卯技藝也來到“上海非遺客廳”。 區級代表性傳承人彭俊發帶來了南瓜型魯班鎖、蘋果魯班鎖、六根魯班鎖等拼拆體驗,並展出了鬥拱、接扣榫、楔釘榫等經典榫卯結構。
榫卯是中國古代傳統的一種木匠工藝,指在兩個構件上採用木頭凹凸拼接的形式,凸出來的部分稱爲“榫”,凹進去的部分叫做“卯”,榫卯相契合,從而使木頭與木頭完美銜接。其特點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在“上海非遺客廳”,觀衆可通過榫卯制作、蘇繡、江南茶事、中醫藥香品調制、海派繡球等七天“七般武藝”的手工藝互動感受非遺的慧心匠意;還可以體驗海派中醫養生七天七法,從外科、婦科到傷科,感受中國傳統醫學的生命哲學,體驗非遺與江南審美帶來的雅致、健康生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