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恆山腳下酒飄香:古法融今藝 老酒迎復興

酒廠工人們正在釀酒。於梓供圖

中新網大同9月1日電 題:恆山腳下酒飄香:古法融今藝 老酒迎復興

作者 楊靜

“吸水煙下蘭州,喝燒酒渾源州。”北岳恆山腳下的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古稱“渾源州”,盛產白酒,統稱“渾源燒酒”。1923年,渾源縣李峪村出土了春秋時期的酒器“犧尊”“銅鈁”;1973年,畢村漢墓出土了“銅溫酒尊”“四神銅爐”,這些精美的酒器也見證着當地古老的釀酒歷史。

恆山釀酒廠傳承於清朝中期渾源縣最大的釀酒作坊——廣興義字號,廣興義作坊第十代傳人、恆山釀酒廠經營者於梓,懂技術,善管理,秉承代代相傳的釀酒工藝,在傳承中創新發展。2017年,渾源燒酒制作技藝入選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恆山釀酒廠是該技藝的保護單位。

於梓懂技術,善管理,秉承代代相傳的釀酒工藝,在傳承中創新發展。楊靜 攝

“釀酒技術世代相傳,我從小就跟着祖輩們潛移默化學習了很多。1993年正式开始學習釀酒,一直在國營酒廠工作。”2000年,從國營酒廠下崗後,於梓一直從事白酒銷售工作。直到2008年,於梓召集原酒廠下崗的技術骨幹創辦恆山釀酒廠,經不斷擴建發展到如今的規模。

展开全文

於梓說,幾十年來,從純手工釀酒到實現半機械化,自己見證了渾源白酒的發展。“但我們仍保留着渾源燒酒傳統的制作技藝,每年天氣涼爽的時候仍會純手工釀酒。”

原料清洗粉碎、高溫潤糝、酒醅發酵、清蒸流酒……恆山釀酒廠以傳統工藝釀造的白酒爲特色,採用地方大曲二次發酵、兩次蒸餾的工藝,以傳統的柳條、竹簍、木酒壇等器具進行鋪牀,經過長期的發酵與勾調,最終得以灌裝銷售。

從純手工釀酒到實現半機械化,於梓見證了渾源白酒的發展。向上 攝

於梓介紹,傳統燒酒制作過程中,關鍵性技藝是採用工藝復雜的中溫大曲,經十余道復雜工序才能完成,僅兩次發酵蒸餾就需要56天。同時,繼承傳統工藝技術,在制作過程中,堅持原料清蒸,輔料清蒸、清蒸清渣、地缸發酵,中溫流酒的原則,排除了苦、澀、辣等雜味。

於梓說,釀造好的白酒最低儲存一年以上才能投入使用,中高端白酒一般需要儲存五年以上。

“傳統工藝釀造的白酒無添加,溫和醇香,甘甜適口,深受大家喜愛。”於梓介紹,目前,除傳統燒酒外,酒廠還創新研發了黃芪酒,已經通過國家藥食同源試點認證,成爲國家藥食同源認證產品。

此外,酒廠還生產苦蕎酒、小米酒、沙棘酒等豐富產品,遠銷內蒙古、河北、河南、天津、北京等地。

於梓告訴記者,隨着現代科技的普及應用,傳統釀酒方式正在被現代化釀酒方式所代替,健在的釀酒藝人多數年歲已大,傳統制作技藝面臨着傳承壓力,以致後繼乏人。

“釀酒和其他行業不一樣,傳統釀酒全靠體力,比較累,年輕人就業選擇多,徒弟不好招。”於梓目前有7個徒弟,師徒共同探索釀酒技術的創新,並不斷培訓愿意學習釀酒技藝的人,至今已培訓300余人。

近年來,渾源縣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多舉措、全方位幫助項目單位多方籌資,同時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與幫扶,對推動渾源燒酒制作技藝項目擴大規模具有積極意義。

“作爲老百姓的日常消費品,白酒釀造行業未來可期。希望更多人了解渾源燒酒並有興趣從事這一行業,把老祖宗的技藝傳承下去。”未來,於梓在帶好徒弟的同時,還將擴大酒廠規模,“進一步擴大市場,讓更多人喝到渾源燒酒。”(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恆山腳下酒飄香:古法融今藝 老酒迎復興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3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