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品味似評詩,別有酸鹹世不知。
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盤時。”——袁牧《品味》
中國美食的奇妙,在於那些食材匱乏的年代,人們對於食材的加工付出偉大的智慧;中國美食的品味,源於“功夫在食外”,是通過美食表現出來的個人生活遭際的真情實感,是人們在品味美食的生活中不斷提升修爲、操守、道德的心靈感悟,食性之靈創造了淮揚菜甜糯暖意,撫慰人心;粵菜的淡中求美,知心知意;川菜辣絲中帶甜,悠闲迷人等。
感悟《尋味東西》的“美”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說:“中國飲食文化對我來說,有無限的興趣,我一輩子也學不完、寫不完。”有些時候扶霞也會冒出一句:“晚飯如果是一份魚香茄子,我能喫一大碗飯。”
扶霞新書《尋味東西》是一部隨筆集,大部分文章發表在英國飲食雜志上。
尋味——“尋”同遵異,品味生活。
東西——“東西”在中文裏代表着所有的物件,买、找“東西”也包含着交易、流通,即生活、文化。“東”代表太陽升起的方向,意味着生發。
《尋味東西》和喫的品味、文化、技能都有關系,不僅知其味,觀其色,還可以透過扶霞的文字感受到刀工火候,煎炒烹炸的人間煙火。
扶霞搭建飲食“東西”的雙向溝通,推介中餐同時,也向國內的餐飲同行們展示世界美食的精彩。
網友說,關於喫的一切一定要看紀錄片。然而我認爲紀錄片的取材,採編,剪輯環節篩選嚴謹,復雜,“出爐”得等半年以上。它不如美食作家扶霞片刻“烹飪”的隨筆。
黎明後的微光,照射在路邊剛剛支起的早餐篷布上,扶霞嗅到了“爐氣”。
她在成都享受着與食材、爐火爭奪美食的短跑。從菜市場追着新鮮到百姓的餐桌只需要幾十步路,熟手的廚師旋轉刀把的幾分鐘,就能即刻享受好滋味。
扶霞爲了探祕“魔法”,還在烹飪專科學校學習川菜3個月。
如今,爲了學習、品嘗、傳播美食,她常在不知名的小城市街頭尋味而坐。彎腰打聽“生”而美味的露天餐桌;在十字路口的拐角處注視小店招牌,在擠滿顧客的小喫攤旁和朋友喝啤酒,喫小菜,聊人生。
在雲南大理,扶霞一邊記錄生切肉,蜜色肉皮和深色的醬汁,一邊夾起肉與鄰桌討論着“生皮”喫法,並幸福地記錄着每一個饞客的瞬間和人生百態。
劍橋學霸扶霞的文字幽默,有趣,還能增長見識,她很會把握文字“火候”,即刻與所有人分享。
讀扶霞的書,品味自由自在,她文字裏擁有自然食材之力以及人類崇尚的純真飲食的心靈之美。
她描繪着市井廚房“小社會”,也請教名廚們飲食大格局,以此融合的文字並不挑剔,它的《尋味東西》能夠飲把食的文化寫出“真情”,調動了讀者眼鼻喉耳朵,引入了“味麻心不麻”,“紹興臭黴,又臭又美”以及“‘鞭’闢入裏”的語句後,又讓讀者讀起來口齒噙香。這本書實質表現了“真情”,吸引着讀者對於美食想象的“童心”。
《尋味東西》第二部分奇菜異味描寫的美味文字如散文,回味無窮;第三部分心胃相通是扶霞描繪與食物在一起、與其他食客在一起的盛宴,扶霞把這種類似痛飲生蠔的故事記錄下來,刻畫着不同的人物形象文字如小說,表現不同的審美角度和飲食情感。
從寫食物,言情,到詠物,表現不同文化特色,扶霞的飲食文字奇妙,立意深刻,文字“表情”幽默,使讀者有一種想要冒險的衝動。自然、空靈、曲折是這次閱讀冒險的點綴。
覓得《尋味東西》人生之“味”
按照中國的飲食烹飪哲學,一個文明或者有教養的人是與宇宙秩序相統一的,在這一秩序中,萬物都平穩地發揮作用,各自又都遵循其本性。想要做好飯,要控制火苗,所以文明和文化的文都來自於“文火”的文。
只有經歷過細致的准備,食材的天然味道才能被激發出來。生雞肉有類似金屬的味道,與其搭配的蘑菇、蘿卜、蔬菜、根莖食物等都要經過巧妙的處理,再由刀工火候進行加工,一只雞都可以九喫。
扶霞很欣賞朋友送她的一張淮揚菜圖,圖裏一只雞通過不同組合變成就到不同的菜,組成一餐。在英國的“菜市場”無法湊足一整只雞,扶霞只能托人在鄉下买到一只活雞。她也記錄自己在殺雞的考驗,她說腦海一直裏揮之不去打獵的經歷,害怕自己在處理雞時候無法面對它的號叫。而這種心境也表現出是一種真實的美食魅力。
淮揚菜,一雞九喫。有开胃菜,有炒菜,兩道湯,以及多汁雞塊,每道菜的賣相、口感都不同。而做這道菜首先思考的是飲食哲學,如何把讓雞頭、雞爪、雞翅這些“瘦骨”與水蒸氣結合後,再讓它們投身於佐料香浴;嫩滑的雞塊要講究與配料的搭配,火候的控制極其講究;雞胗雞肝借助調料去腥不可以煮過了,要進行爆炒。精心烹飪的過程不僅創造多彩多樣的菜,還要控制好食物的溫補特性,經過烹飪的食物撫慰身心,滋養腸胃。
在西方,大多數人喫肉只喫一部分,余下的全部丟掉,他們有時候不喫應季的菜,喜歡嘗鮮進口的食物。在東方,《黃帝內經》講究因地制宜,樂天知命,應季食補。又因爲食材的匱乏,人們要自給自足,不斷研究創造新菜品。
古時,逃離官場的蘇東坡親自下地種菜,他喜歡喫當地的橘子和柿子,他創造了東坡肉,也讓豬肉變得流行起來,他的散文裏經常描述自己如何把卷心菜擦成絲,把野生薺菜與白蘿卜熬湯,釋放自然的味道。
如今,餐館林立,肯德基等外賣快餐布局大小城市,很少有人再下廚了。有一天你突然覺得漢堡與快餐選擇性少的時候,是否還愿意回歸廚房。
今年初,我受邀去沂蒙山喫炒雞,沒想到,當我踏入山林的時候就被炊煙的薰香味和周邊的花椒樹吸引。掰下新鮮的花椒枝,抓一只野性的小公雞,帶着新奇和臣服於鮮,美,鹹,辣的心探尋美食的迷醉世界。那個時候,有一種癢癢的餓刺激着我。城郊的這些農家飯店留住了城市裏上班族的胃,每逢周末都會有人來尋味,忘卻壓力,與好友暢談山野美景。
我們共同追逐的味
以喫爲樂,可以讓我們追逐更高的目標。好的烹飪和飲食是健康和幸福的基礎。能夠鼓勵人們通過多樣化又平衡的飲食來養活自己,享受美食又有什么壞處呢。道德層面,從食物獲得樂趣,激勵我們關心的更高尚的目標。這是我們共同追逐的味。
在中國,當你遠道而來做客,主人總會奉上這句話:“趁熱喫”。
新鮮、肥美、浸潤、熱氣騰騰的飯菜還有主人一家的幸福笑臉,舉杯暢飲,此時,就是人生最美的時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