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L2 公鏈或將成爲下一個競爭焦點?

下個 cycle 可能不再會有 L1 公鏈大战,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 L2 公鏈大战。

我非常看好General L2和垂類L2。

以下分析:

所有的L1都有不可能三角的問題,即沒辦法同時做到去中心化,可拓展性和安全。所有的L1在2018-2020,2021-2023都想解決這個問題,事實是沒人能夠都做到這三點,必須要做到Trade Off。

當人們意識到L1的方向出現了問題後,以色列制作了第一個Layer2 Starkware。L2就是項目方運營節點,自己造一個“鏈”,一個batch裏面有多筆交易,把多筆交易打包成一個單筆交易提交給L2在L1的合約,該合約就會在L1執行,隨後主鏈確認L2交易,這樣就能做到快+便宜,並且安全上和去中心化還能繼承L1。

2022年Celestia提出了模塊化區塊鏈的概念,即區塊鏈應該分成4部分,Execution執行,Settlement結算,Consensus共識和DA數據可用性。其中Execution和DA是最值得重點關注的對象。這兩部分承擔了最上層(執行)和最底層(存檔交易)的業務。

先把時間拉回到2017-2018年,當時的投資標的多是ethereum fork chain,當時的盛況無需多言,但是爲什么能紅極一時?這和新資產類型ERC20的發行IEO IDO相關,任何人都可以無許可的發行新資產讓市場認購,這是當時牛市的導火索。當時賺錢的標的是L1(eth fork)以及各類新資產的交易平台。

2020-2021年,投資標的除了Ethereum competitor,還慢慢有了defi和gamefi爲代表的dapp,並且新資產類型NFT也能算是流量的進入入口之一。在這個賺錢並存活下來的標的是L1(eth competitor)以及各類資產的交易平台(除了上述的各類cexdex,還有NFT的交易所,各類衍生品交易所也开始做大做強)。

我們再看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這點感謝唐老板對我的啓示。我們回看上個cycle中跑出來的L1,當時看他們上幣前的最後一輪融資會覺得很貴,但是經歷一個牛熊以後,再對比一下現在的估值,還是會覺得當時的估值多么的便宜。但是這句話有幸存者偏差。

爲什么上個cycle裏面賺錢的是L1呢?因爲:1.大家確實想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以太坊的可拓展性 2.各類共識方法的創新 3.大家想要創立出自己的生態角度 4.疫情導致的放水導致資金衝向了故事能夠講的最宏大的賽道 5.當時的以太坊的生態還不夠具備絕對的統治力。

從General L1來看,我把它們定義成大而全,最宏大的敘事的L1,每個人都是Eth killer,每個人都想做出自己的生態。即使是最後一輪投,甚至是發幣之後一級半投,即使放到現在的估值,都是兩倍以上,如果能在高點賣掉(而且能賣掉,因爲解鎖了),倍數相當高,是最優解。

從L1 as a service來看,這看起來是一個比L1更大而全的故事,但是問題會出現在:1.比L1更考驗團隊建設生態的能力 2.token捕獲價值能力很差(cosmos的token就是純空氣,polkadot的卡槽拍賣也被吐槽了很久)。但還是能賺不少,而且即使最後一輪上車,也有兩倍以上的收益,但整體天花板相對較小。

從垂類L1/L2來看,這更細分,確實從天花板等角度來看,均劣後於上述選項,但當時沒做出來的原因在於:1.當時沒有模塊化的思路 2.本質上還是做了一個L1,還是要重新搞vm資金用戶和开發 3.性能還是相當辣雞,完全沒辦法支持企業級金融或者是消費端的mass adoption。但當勢來時,收益會極其明顯。

但是下個cycle我認爲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情況,例如ethstorage和xxxx(賣個關子),一個是解決了以太坊上數據存儲的問題,另一個是做到極致的執行層,從而支持消費級應用以及服務於企業級的高性能衍生品/現貨交易所。目前一直沒有mass adoption,是因爲區塊鏈根本不適合做mass adoption嗎?

不一定是,尤其是從金融端考慮,區塊鏈或者說分布式技術非常適合做交易的mass adoption。如果能夠造出一個很快的執行層即一個很快的垂類layer2,web2的开發者,尤其是中國的开發團隊,很可能在上面能造出新範式。

在這兩個cycle裏面已經證明了以太坊的不可撼動的地位,公鏈大战還會在這個cycle復現嗎?我覺得不會。原因來自於:1.开發(3w开發者)。 2.用戶(30-40wDAU) 3.資金(30B TVL) 4.充分的迭代和更新,我們在三年的時間裏面已經確認了Rollup,模塊化,DA等方向。因此下個cycle的公鏈大战會是L2大战。

目前的L2還是以General爲主,其實還是不便宜不快,能夠提升的空間還是很多,且目前L2的生態也沒做那么大。目前L2的性能和其他L1競爭者拉不开差距。例如2B類型的金融項目,我們拿gravity舉例。

CeDeFi鏈上衍生品就是天生爲大客戶服務,但是受限於現在Starknet的性能,即使做一個appchain,從成本端和速度端來看,還是沒辦法做到鏈上撮合(現在只能做到鏈下撮合鏈下結算),因此還是不能做到完全透明trustless。如果把Gravity搬到xxx上,那就是一個高性能全透明的2B鏈上衍生品交易所。

我們是否能另闢蹊徑,暫時舍棄一部分去中心化的能力,來造一條非常高性能的L2從而來和目前的General L1來差異化競爭呢?可能這個L2就不適合做defi等,但非常適合來做消費類項目(遊戲或者電商等)以及一些企業級金融項目(鏈上撮合的orderbook交易所)。這爲潛在的mass adoption創造了可能的土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L2 公鏈或將成爲下一個競爭焦點?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2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