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有很多酒桌上的傳說,今天一一看一下那些是真的,那些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一、喝酒紅臉不易醉,不見得
“喝酒臉紅的人不容易醉”,這句話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勸酒的理由。但事實上,醉酒和臉色並無多大關系。
其實喝酒之所以臉紅是因爲乙醛導致的,正常人體內有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乙醇進入人體之後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轉化爲乙醛,由乙醛脫氫酶作用轉化爲乙酸。而臉紅的這一類人體內沒有乙醛脫氫酶,雖然這種人可能含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乙醛對人體產生熱效應使毛孔擴張導致臉紅。不過大家都有經驗,大約1-2個小時後臉紅就會漸漸消退,這是因爲肝髒裏的P450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然後進入TCA循環而被代謝。值得指出的是,飲酒臉不紅也並非好事,因爲這些人要通過其它途徑來轉化乙醇,但長期酗酒者,體內的乙醛就會蓄積,最終可能導致肝細胞發生癌變。
二、感情深一口悶
有些人喜歡喝快酒,動不動就勸大家“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走一個”。
其實,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飲酒快則血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若慢慢喝,體內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三、酒兌飲料很時尚
時下,喝酒兌飲料成了一種飲酒時尚。但專家提醒,通常用來兌酒的碳酸飲料,在胃裏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會迫使酒精很快進入小腸,而小腸吸收酒精的速度比胃要快得多,從而加大傷害。另外,兌着飲料喝酒,表面上看是稀釋了酒,結果卻容易讓人越喝越多。因爲喝的人一开始覺得像在喝飲料,就使勁喝,一旦察覺到有酒精作用時,就已經喝多了。
四、白酒傷身紅酒養人
很多人認爲喝白酒傷身,喝葡萄酒對健康有益,多喝點也沒關系。事實上,不管是紅酒還是白酒,關鍵還在於控制飲用量。
專家指出,每周酒精的進食量男性爲140克以下,女性爲70克以下,超過這個數字就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險。140克酒精就相當於50度白酒的3-4兩,也就是說,成年男性每周飲用50度的白酒不能超過3-4兩,而紅酒則要控制在每天一二兩。
話雖如此,可一到宴席上,一二兩總是難以過關,半斤八兩甚至一斤也是常事。既然超過了安全飲用量,那如何做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酒精對肝髒和神經系統的刺激呢?
選擇低度酒
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髒等器官的損傷要大於低度酒,因此在酒席上最好選擇低度酒。
五、白酒和黃酒溫着喝傷害更小
在燙熱過程中,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會隨着溫度升高而揮發掉,同時乙醇也會揮發一些,使酒的濃度稍有降低,從而減輕對肝髒的傷害。
飲用過程中多喝水
在喝酒前,很多人會喫解酒藥,解酒藥只能緩解酒後不適,並不能減少對肝髒的損傷。而靠飲食,則能降低損傷。首先,喝酒前要喫富含澱粉和高蛋白的食物墊墊底,但千萬不要喫臘肉、鹹魚等,它會與酒精發生反應,更傷肝髒。其次,在喝酒時,要注意多喝白开水,只要有不喝酒的間隙,就最好喝水。或點杯西瓜汁,可以加速酒精從尿液中排出,減少肝髒負擔。再次,喝酒要慢些,小口喝。
小酌怡情,豪飲傷身,凡事都得適可而止,而且酒桌上有很多種說法,但是這些說法大都是不科學的,所以爲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是要少飲酒多運動,善飲善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