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要問最能代表上海煙火氣的味道在哪裏?
路邊攤是不容錯過的答案之一。
前國金鼎泰豐大廚掌勺,路邊攤也有羊蠍子火鍋和一整盤魚;
從淮海路的寫字樓下班,在清香遠飄的巷口小攤喫口桂花糕去去“班味”……
一方路邊攤養一方人
寶藏路邊攤
是比連鎖店
更有
城市靈魂的所在
“滋啦……”
在浦東新區的一個路口,一盞夜燈下,幾乎每天晚上9:30,羊蠍子火鍋、一整條紅燒江魚、熱滷鳳爪……一道道硬菜大餐在絡繹不絕的食客身影間被端上路邊餐桌。
曾經的鼎泰豐大廚准時出攤,每天上午現买食材,日均限定30道菜左右,賣完收攤;食客們則是對着排列整齊的食材點單,衛生放心,一目了然。
新聞晨報記者最近發現的這個寶藏路邊攤,在路邊也能喫出賽餐廳的口味和儀式感,把滬上路邊攤直接帶到next level。
路邊攤的位置,卻有餐館用餐的儀式感
90後的小羅曾經是鼎泰豐後廚領班,出於多年的職業習慣,即使在路邊攤,小羅也把餐廳點餐、備餐的習慣延續下來。
不同於其他的路邊攤,小羅的攤位相當於一個濃縮版的餐廳,攤位上除了兩口鍋、面條粉絲等主食,就是陳列整齊的一排排食材,“這都是當天現搭配好的菜品,雖然沒寫菜名,但一眼就能看出這是道什么菜”,像極了一些特色餐廳的點餐區,直接對照樣品選樣點菜。在炒菜攤位旁,則是幾張桌椅,點完菜就能落座等候。
“在路邊攤也能喫出在餐廳喫大餐的感覺。”
晚上10點多,李先生點了一盤熱滷鳳爪坐着享用,剛剛下班的他看到一些餐廳已經打烊,路過這個路邊攤,食材看上去都挺幹淨,就點了一份嘗嘗,好喫程度超出了他的預期,一問才知道,掌勺的攤主是正正經經的大廚。
“我一看他顛鍋翻勺的架勢,就感覺手藝不一般。”
李先生喫到的鳳爪和別的路邊攤從滷水裏撈出來的鳳爪很不一樣,“它是有滷過的香味,現場攤主還搭配了青椒等配菜一頓爆炒和收汁,熱氣騰騰,軟爛入味,麻辣鮮香,好喫!”
羊蠍子鍋也是如此,部分當天提前滷好,鍋底是現炒的,小火鍋點上火,鮮香入味,喫一個小時也能滿口熱氣。
一整條魚提前洗淨、配好配菜,先熱油下鍋煸一遍,增加焦香和口感,再起一鍋,把辣椒和豆豉煸變色,用特有的醬和辣椒將魚紅燒,最後淋入鍋邊醋,絲毫沒有土腥味,又辣又香,很有層次感。
每天只備30道菜,喫上火鍋得趁早
一份熱滷雞爪38元,一份魚25元……相比於不少路邊攤,小羅攤位上價位在一些人眼中不算便宜,但又比餐廳喫一頓同樣的菜性價比高太多,更重要的是,架不住它好喫!
小羅說,菜的定價都是根據成本來的,“比如一道鳳爪,我买雞爪花了20元,再加上配菜、油鹽醬醋等配料,還有我的人工,賣38元其實不算貴啊”。
“雞爪是上午出去买了,在家出水、提前滷好,配好配菜放在盤子裏裝好、用保鮮膜封起來。”小羅說,攤上擺出來的一道道菜都是當天現买、現配的。
“一定得新鮮,昨天买了一盒螺絲作爲食材,因爲太冷,喫的人不多,食材沒用完,雖然第二天還是能喫,而且口味上沒什么差異,但螺絲肉第二天就沒那么容易嗦出來,所以我還是全扔了。”
也是出於職業習慣,小羅對食材尤爲挑剔,“挑剔到時不時在提醒自己要控制量、不讓自己虧本。”
因此小羅每天備菜有限,3-6個羊蠍子火鍋,2-4條魚,臘腸、鹹肉炒蒜薹、豬耳朵、薰肉、腰花都是2-3份的量,一天三十多道菜,賣完就收攤。
“前陣子晚上還不是特別冷,有時候准備了6個火鍋,4條魚,晚上一兩點差不多全部賣完收攤,一天比一天冷,我也一天比一天准備得更少一些,保證1點多能回家。”
小羅說,小攤的優勢就在於非常靈活,每天买菜的時候判斷一下當天天氣,看看老顧客有沒有指定,可以自己調整每天买菜的量。
“今天沒有風,天氣稍微暖和一些,我就會准備得多一些,有些人也會提前在微信上聯系我,說今晚會來喫羊蠍子火鍋,我就提前備好。”
記者逗留的2小時裏,小羅幾乎一直沒辦法停下來。
來我這裏喫飯的,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對面餐廳的員工會來,旁邊的值班的民警也會來,有些人每周來一次,時間長了也就臉熟了。
擺攤一年下來,小羅認識了不少人,最遠的是在寶山开餐廳的老板,晚上特地开車過來喫火鍋。
平均下來一天會有五六個人加小羅的微信,“不加微信的話很難碰到,有一次,我十月一日放假回老家,寶山的哥們通過各種方式來找,在周邊开餐廳的朋友、攤位附近的保安都問了個遍,走了好幾趟,後來終於找到我,加上了微信。”
都是家常菜,只是比自己炒好喫一點
“看到有人這么費勁找,就是爲了喫到你做的菜,什么心情啊?”
“其實也沒有多么神,就是家常味提了一個層次。”
和記者此前採訪的很多大廚一樣,小羅也是拿一塊布把鍋的一角拽出來,整個鍋伴隨着鏟子上下來回的翻炒,顛鍋之下,同樣的食材、同樣的鍋,炒出來卻是口味上天差地別的兩道菜。
攤主小羅雖然是90後,但有種資深大廚的氣定神闲,實際上,他從十幾歲就开始學廚藝,前前後後在滬上多家知名餐廳輾轉。雖然早早來到上海,但喜愛江湖菜的基因仍在。
“之前在鼎泰豐,我也鑽研過不少新菜,還負責貴賓餐。“小羅說,紅燒魚就是之前鑽研的成果。
“辣也分很多種,有純麻、純辣,我最拿手的則是醬香型的麻辣”,小羅說,之前通過一段時間的鑽研,燒出了醬香型的麻辣,味道上帶有酸、辣、鮮、香,類似於魚香肉絲,但更加豐富,更有層次感。這種“祕訣”用在了攤位上的紅燒魚,果然得到了不少識貨老饕的喜愛。
“腰花、炒面都是一絕!”小羅攤位上的熟客特地騎着電瓶車帶朋友過來喫宵夜,“沒有預制菜、沒有添加劑,也沒用上什么高科技,主打一個新鮮和鍋氣。”
小羅的攤位最近在社交平台上收獲了不小的熱度,不少上海市民在下面留言評論:“喫的就是這口鍋氣和煙火氣,這樣的攤位請多一點,再多一點。”
而面對熱情鼓勵的市民,面對記者,小羅內心滿是惶恐,甚至略帶拒絕——當初辭掉工作有點衝動、有點年少輕狂,現在在路邊繼續做美食,是小羅全家在上海生活下去唯一的經濟來源,他不知道過多的關注會給自己帶來什么。
等經濟能力允許了,我還是想安安穩穩地开一個小店,到時候,歡迎所有的朋友來我的店裏喫飯。
作者|吳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