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蟄伏三年,國內國外的手機廠商從未放棄分食地盤;但三年過去,華爲江山仍在,依舊能打。
撰文|藍洞商業 於瑋琳
編輯|焦麗莎
萬人體育館座無虛席,演講的每一個間隙都被「遙遙領先」的喊聲填滿,甚至被印在各省渠道商的紅色橫幅上……Mate 60系列和麒麟9000S的缺席,絲毫未讓華爲的場子降溫。
根據摩爾定律,處理器的性能每兩年翻一倍,同時價格會下降一半。信息技術的進步如此迅速,往往差一步,就差了好幾個身位。而華爲相差的三年光陰,是否還能追得上?
所以華爲的強勢回歸,才會來的如此震撼。
2020年10月的華爲Mate 40發布會,結尾播放了一個短片《在一起就可以》,短片中無論果農、學生、程序員都以科技共克時艱,對抗疫情、洪水之後不可預知的未來。
當天,Mate 40搭載的麒麟9000是絕對的主角,直到第二年年底,仍被看作是安卓系統的最強「芯髒」。
2023年9月25日的華爲秋季「全場景發布會」上,开場的合唱《我的夢》再次將記憶拉回三年前,而且更燃。
同樣構成回響的也是產品,沒有現身的Mate 60系列和麒麟9000S依然是靈魂主角。與其說是一場產品發布會,更像是一次回歸的宣言。
過去三年,作爲華爲終端BG CEO的余承東有過三次關鍵的發聲,從「今年可能是華爲麒麟高端芯片的絕版、最後一代」,到「5G時代賣4G的唯一廠商」,再到當下的「正在加班加點緊急生產(Mate 60系列)」。
與之相對的,是另一條走勢始終上揚的暗线,即華爲的研發投入。就在這三年,華爲的收入打了7折,但研發支出卻增長了14%,達到了歷史新高的1615億元。
華爲歷年研發費用走勢。圖源:穆勝咨詢、華爲財報
華爲蟄伏三年,國內國外的手機廠商從未放棄分食地盤;但三年過去,華爲江山仍在,依舊能打。
故事的背後,是十年部署,三十年堅持。商業世界沒有憑空的奇跡,所有的逆風翻盤,都是有備而來。
「今年可能是華爲麒麟高端芯片的絕版、最後一代」
如果按照計劃發展,2019年-2020年本該是華爲滿載榮光的轉折點。
隨着5G商用落地,華爲過往十余年在5G研發的投入、2000余項相關專利即將迎來質變。在2018年率先推出麒麟980芯片的基礎上,接連推出Mate X 5G手機、Mate 30 5G、nova 6 5G,旗下的榮耀V30 5G等。全球手機廠商的格局即將生變。
可是沒有如果。
2019年5月16日,華爲首次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緊隨其後的是谷歌脫鉤,佔比60%的海外業務遭到阻擊,斷供之下,華爲的5G進程忽遭攔截。
這兩年,華爲的關鍵詞是「備胎」上陣,「斷臂」求生。
禁令發布次日,華爲海思總裁何庭波致信員工,宣布花費多年心血打造的麒麟芯片「備胎」,一夜之間全部「轉正」。
早在2012年,任正非曾和實驗室專家提出著名的「備胎」論斷,他說:「我們現在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於战略考慮,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安卓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s系統也不給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七年後,海思數千員工不爲人知的努力成就了華爲的「諾亞方舟」。
同樣緊急上陣的還有鴻蒙操作系統。2019年10月,華爲开展了史上規格最高的、超過2000名華爲工程師聚集的「松湖會战」,目標是攻堅鴻蒙操作系統,以替代安卓。但倉促打造的鴻蒙1.0並不盡如人意,但無疑是華爲必須邁出的關鍵一步。
「備胎」策略沒能順利爲華爲止血。
2020年5月和8月,連續兩輪升級的禁令。在8月的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時任華爲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相關生產商只接受了到9月15號的芯片訂單,「今年可能全球最領先的、華爲麒麟高端芯片的絕版、最後一代。」
11月,華爲斷臂求生,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被出售,並宣布不再持有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在爲榮耀壯行時,任正非撂下狠話,「一旦離婚就不要藕斷絲連」,「未來我們是競爭對手」。
華爲與榮耀的分家,一方面其出售的利潤爲華爲帶來了喘息空間,另一方面也讓榮耀修復了供應鏈和渠道。對彼時已經站穩國產高端機山頭的華爲來說,榮耀並沒有成爲其競爭對手,卻着實給山腰的小米、vivo、OPPO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回望2020年的國內手機市場,小米衝擊高端、OPPO整合一加與Realme,vivo加強和三星的合作,大家一起朝着5G時代發足狂奔,迎面撞上了疫情的黑天鵝。
根據Canalys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國內市場除華爲和蘋果出貨量勉強持平外,OPPO、vivo、小米下跌幅度均在20%左右,整體出貨量下跌達18%。
從市場份額來看,雖然相較於2019年下降了13%,但伴隨華爲將重心轉回國內,在2020年第二季度,其出貨量在中國市場佔據半壁江山,並首度登頂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位。華爲在2020年10月發布的Mate 40,一方面如余承東所說,存貨「賣一部少一部」。但另一方面,即便到了2021年年底,這仍是公認最好用的安卓機。
華爲在這兩年確實悲壯,以至於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2020年報會上說出,「2020年力爭活下來,明年還能發年報」。
但這絕不是最難的兩年,真正的考驗在後面。
「5G時代唯一一家賣4G手機的廠商」
2021年,華爲消費者業務出現49.6%的急速下滑,不同區域的銷售收入出現了大幅度下降,美洲26.3%,歐洲中東非洲下降了27.3%,中國下降30.9%。從全球手機出貨量來看,華爲從2020年的Top1,迅速成爲「其他」一列。
其背景是高端化遇阻,美國限制華爲的器件供應商只要涉及到美國技術的產品,就不允許供應華爲5G設備,帶來的結果是華爲的5G芯片只能當4G使用。
2021年的秋季發布會上,華爲發布了筆記本電腦、打印機、顯示器等產品,沒有更新Mate系列手機;2022年華爲Mate 50面世,余承東只介紹了防摔屏幕、拍照優化和衛星通訊功能,只字未提搭載的高通4G芯片。
在2022年7月,余承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憤懣自嘲,「華爲作爲5G的全球領導者,在5G時代卻是唯一一家賣4G手機的廠商。」
氣歸氣,但辦法還是要想。如果概括這兩年華爲的關鍵詞,那就是「蟄伏」和「曲线救國」。
從手機本身來看,是「捅破天」的技術創新。重啓4G,用面積、堆疊換性能,拉上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另闢蹊徑增加產品力,華爲手機的衛星通訊功能、十倍耐摔的昆侖玻璃、折疊屏手機的水滴型鉸鏈都是由此开始。
的確,華爲通過一系列創新研發和供應鏈協同,保持了在手機市場的存在感。Mate 50系列爲華爲搶回了高端市場的份額,據每日互動發布的《2022年三季度5G手機報告》,彼時已經兩年未發布5G手機的華爲名列第四,保持了14.8%的市佔率,其消費者忠誠度可見一斑。
而在手機之外,華爲使勁渾身解數造血。2022年4月,華爲消費者業務部門轉型爲終端業務部門,正式進軍商用領域。此外,據年報顯示,2021年華爲智能穿戴、智慧屏等收入增長了30%以上。
跳出來看行業,2021-2022年不止是華爲的艱難之年,同樣也是全球手機廠商的「至暗時刻」。
ID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智能機全年出貨量同比下降11.3%至12.1億台,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低紀錄,2022年中國區出貨量10年裏第一次跌破3億台。
在外部環境變化和消費者換機周期變長的情況下,「高端化」幾乎成爲所有手機廠商追求的方向。其中,折疊屏是不可忽略的逆勢增長關鍵詞,2022年主流廠商紛紛推出自己的折疊屏產品,並在鉸鏈、影像、軟件等核心技術下足功夫。
2022年雙十一,根據京東數據,大促开場僅10分鐘,折疊屏系列手機銷量同比增長超400%,遠遠跑贏大盤。值得一提的是,華爲仍是其中的領跑者,從市場份額來看,Q3季度華爲佔比53.2%,三星的市場份額爲20.5%,同比下降了16.1個百分點;小米市場份額9.0%,同比上升5.8個百分點,排名躍升至第三。
華爲在手機江湖的故事從未停止。但從高層態度來看,憂慮未解,不敢樂觀。
2022年8月,任正非在內部論壇發布了《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文中提及:華爲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度過未來三年的危機。以及華爲會徹底放棄一部分國家的市場,「我們也有肥肉市場,把原來啃骨頭的人員調去啃肥肉。」
任正非給華爲的目標是,「未來三年有質量的活下去」,「活下去」是基礎,「有質量」是前提,其方法就是持續不斷的科技研發投入。據華爲2022年年報,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1,615億人民幣,佔全年收入的25.1%,創歷史新高,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9,773億人民幣。
而這項從三十年前就开始的投入,草蛇灰线、綿延千裏,成了2023年華爲手機重回舞台中心的底氣。
「正在加班加點緊急生產」
2023年8月29日,華爲Mate 60未發先售,搭載了新型的麒麟9000s,採用了先進的7納米。
麒麟未成絕唱,這可能是余承東最开心的一次「打臉」。在9月25日的發布會上,對於這款隱形的主角,余承東難掩興奮的表示:「感謝全國人民的鼎力支持,正在加班加點緊急生產」。
這一年,華爲的關鍵詞當是「王者歸來」。
同樣揚眉吐氣的還有鴻蒙系統,在過去的四年間,華爲在鴻蒙生態建設上投入已超過了500億元,約佔其同期研發投入的13%。裝機量已經突破了5.7億台,其中有3.2億台是華爲自有設備。
在8月的華爲开發者大會上,官方數據顯示鴻蒙生態的設備數量已超過7億,已有220萬HarmonyOS开發者投入到鴻蒙世界的开發中來,成爲與ios、安卓三分天下的操作系統。
余承東激動表示,「鴻蒙已過萬重山」。
公开數據顯示,截至9月13日,華爲Mate 60 Pro全渠道僅激活數就已超110萬台。從供應鏈數據來看,在9月4日-10日的第36周,華爲手機銷量佔比達17%,位居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第二,僅比排名第一的榮耀低0.2個百分點。
Mate 60系列橫空出世,猝不及防的不止數碼博主和「花粉」,還有整個智能手機市場。
在華爲蟄伏的這兩年,國內市場格局已悄然變換爲「VO榮米」,據Counterpoint發布了2023年Q2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數據報告,vivo憑借S17等系列的強勁表現,以17.7%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緊隨其後的是蘋果、OPPO、榮耀和小米。
三年多時間,所有手機玩家都沒有闲着。三星把相機傳感器從2000萬像素升級到了2億像素;紅米把手機超級快充從30W升級到了300W;摩托羅拉把屏幕刷新頻率從65Hz升級到了165Hz;國產手機統一將內存從4G大小升級到了24G大小。
而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間,中國市場的手機平均價格從約1400元上漲至約2800元,基本翻了一倍。2023年,國產手機均價突破3200元,衝擊高端是所有廠商的愿望。
這自然也是華爲歸來的真命題。剛結束的秋季發布會,整場的高光給了知名演員劉德華和其作爲大使的「非凡大師」系列,華爲推出超高端品牌 ULTIMATE DESIGN,並公布了第一款產品——能收發衛星消息的、售價 21999 元的黃金智能腕表量產金表,已連續多日成爲熱議的對象。
會後,華爲官博發布了Mate 60 Pro+和屬於ULTIMATE DESIGN高端品牌线的Mate 60 RS兩款新手機,售價8999-12999元。
早在2016年,華爲就曾推出Mate 9 RS保時捷設計版,借助聯名,華爲成爲國內唯一能與蘋果比肩高端的廠商。此後,每一代華爲Mate系列都有與保時捷聯名的高端機型,最高售價13999元,在二級市場,甚至賣出了3萬元的價格。
國內手機廠商和豪車的聯名也由此拉开,OPPO和蘭博基尼,一加和邁凱倫,紅米和奔馳等等。然而與七年前華爲率先开啓聯名先河一樣,其再次率先在高端機战略轉向,开啓了自立門戶的道路。據了解,截至9月28日,非凡大師系列的預約人數已經超過200萬。
但正如華爲終端BG軟件部總裁王成錄曾說:「市場份額第一不意味着真正的第一,因爲方向盤不在自己的手中」,在四年間,華爲最重要的創新不是手機屏幕、攝像功能,也不是頂配的設計,而在操作系統、芯片研發和生產。
據「晚點 LatePost」,華爲預計今年其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3500 萬台,是去年的 1.5 倍,明年銷量將達到 6000 萬台。這比去年在中國賣出最多手機的 vivo 還多出 700 萬台。有機構預測,一年內,華爲手機份額就會重回中國市場第一。
企業發展自有其慣性。1991年,華爲成立了自己的芯片設計中心,招募大量科技人才,據說每晚9點,任正非都會親自提着一籃子面包牛奶給攻堅的人才打氣;1996年,華爲在研發上投入的經費就已超過1億元;2015年,華爲研發經費達到596億元,是台積電等其他五家的總和。
2023年華爲最新年報發布會上,時任輪值總裁的孟晚舟喊出了「向死而生」的口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