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土衛六
三點飲茶,站着還要把錢掙了。
“三點飲茶”這梗,一下子就火了。
“喂,三點多啦!你還工作什么啊?三點多飲茶先啦,做這么多沒有用的。老板根本不會心疼你,你做個煎餅啊!”
當然,上面這段話是我翻譯過的,不是原話,原話包含粗口,會教壞小朋友的(重點誤)。
事實上,粗口梗更容易火,尤其是粵語粗口梗,比如之前的“張學友表情包”和“梁非凡表情包”。但這顯然不是它火起來的關鍵,關鍵是“你還工作什么啊”“做這么多沒有用的”“老板根本不會心疼你”這三句帶來的強烈共鳴感。
當張學友整理語言時,你應該能猜到他的下一句。
而飲茶只不過是一種自我療愈,誰也不可能因爲“資本家”的所謂壓榨,就真的“不想努力了”,人生就是要負重前行,但也要給自己喘息的機會。
無論如何,三點飲茶作爲一場情緒宣泄,形成衆多“無領導社交群組”中的狂歡,這種狂歡以表情包、鬼畜等形式蔓延开來,逐漸成爲今年夏天深入人心的亞文化事件。
喂,三點幾了,飲茶先啊!
摸魚15秒而已,老板會开除嗎?
後來的表情包中,只要出現這位老哥的形象,大家就心領神會,似乎這位老哥已經成爲飲茶大使。我大膽預測,一個月之內,就會有奶茶品牌找他籤約代言。
當然也有翻車的時候,總有網友出其不意,想制造一點“驚喜”,或者驚嚇。
老哥的形象出圈後,有網友通過漫畫的形式把原版視頻做了“復現”,另外還加入了別的元素,注意以下圖片後方那塊牌匾,咳咳。
老哥的語錄也是到處出圈,喜歡玩梗的遊戲圈自然不會缺席。
不過,真正把“三點飲茶”從情緒宣泄帶入一場狂歡的,還是B站的鬼畜。目前B站鬼畜區周熱榜的前五名,都是飲茶梗相關內容。
第二名那個《不飲茶非好漢》,是化用了電視劇《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演唱《好漢歌》的劉歡老師嗓音高亢婉轉,極具特色;而飲茶老哥那句“喂”,音調也不低,UP主稍微調了下音,居然唱出了不輸劉歡的效果。Emmmm,今年還有《中國好聲音》的話,劉歡老師可以考慮一下。
類似用歌曲玩梗的還有很多,周傑倫《爺爺泡的茶》、S.H.E《中國話》都“難逃一劫”。
打工人玩這個梗,還是爲了諷刺“資本家”。但“資本家”也不容易啊,要开公司,要擔風險,要養這么一大幫人。於是就有網友站在“資本家”角度進行反向創作。
大晚上的,燈火通明,再一看表,三點鐘了……這可是凌晨三點!最美奮鬥者啊!
可是,成爲“最美奮鬥者”又有什么用呢?“最美”就可以买得起房了?
一杯茶之外,尊嚴與飯碗之間
“三點飲茶”這個梗之所以能火,在我看來,有三層原因。
第二層是語體因素,這位老哥說的話十分直白,正所謂話糙理不糙,雖然講粗口是不太文明,可粗口能表達情緒,能宣泄不滿。更何況,老哥的粗口並沒有明確指向,沒有指名道姓的粗口就不是粗口,而是語氣助詞!語氣共振,情緒共鳴,這是爆火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第三層是情緒痛點,這才是最關鍵的。
當代打工人,面對奇高的房價和陡增的生活成本,在生活的艱難面前,唯有負重前行。
可人非機器,負重久了,終究會累。奮鬥再美,賺錢再重要,也不如一口喘息來得香。
最近我在一個群裏,看到群友們每天都要刷屏一個表情包——
可愛在外,內在卻是看起來有些喪的感覺,“起牀然後受苦”,似乎日子沒有奔頭,只有一個“苦”字。
但這只是硬幣的一面,並非全部。當代青年可不是天天好喫懶做、無所事事的代名詞。
像這樣的表達,只是自嘲。畢竟只要我先自嘲,別人的嘲諷就傷害不了我。
起牀受苦,卻要保持體面和精致。“三點飲茶先”,重要的也是這個“先”字,“先”飲完茶,後面的活兒還是得幹。
但你讓我沒日沒夜地幹,那就肯定不行。
你讓我沒日沒夜地幹,還要美化成“夢想”和“福報”,把這種勁兒形容成“狼性精神”,那對不起,我們不是狼,是人。
既然是人,累了就要休息。飲杯茶,摸摸魚,都是對高強度和高壓力的對衝和緩和,勞逸結合而已,並不是撂挑子不幹的負面心態。
既然是人,勞動成果就應該得到尊重。我說的勞動成果,當然首先是錢,但也不止於錢。
前不久有個段子很火——
這個段子裏的對話有些誇張,真實職場中應該不會有這樣的員工——何必跟錢過不去呢?但它能流傳起來,至少代表了不少人心中都積壓着同樣的不滿,就等着一個爆發,然後甩上辭呈,給他個好看。
何必呢?老板也好,上級也罷,大家只是同事一場,相互尊重不好嗎?
喝個茶還要冒着被說“工作量不飽和”“摸魚成性”的風險,太卷了啊!
三點飲茶不代表不上進,只是想表達“站着還要把錢掙了”的一種態度。
畢竟,飯碗和尊嚴之間,本不該是二選一的關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