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同攝入量的前提下,由於白酒酒精含量更高,以及其他一些情況,表面來看,啤酒要好一點。但實際上,這要看具體情況。現實中,啤酒未必好過白酒。說到“醒酒”“頭疼”,是有兩大原因在內。醉酒自然是因爲酒精了,酒精度數低,也就代表含量小些,身體容易將酒精分解,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水,然後就醒酒了。
而引起人的頭疼,罪魁禍首則是酒液裏的雜醇油。不論正醇還是雜醇,都是酯類的前驅物質,而酯類是具有芳香的化合物,就是酒液的香味和口感的重要成分。
雜醇油是高沸點的混合物,各種醇類物質的統稱,其中包括異戊醇、正丁醇、異丁醇、丙醇、異丙醇等。因其在液體裏以油狀出現,稱之雜醇油,是釀酒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的副產品。其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停留時間長,這是引起酒後各種不適症狀的一大原因。
當雜醇油含量較高,便會造成人體中毒麻醉的傷害,使人頭部充血。所以很多人明明前一天喝的酒已經醒了,但腦袋還疼,就是因爲雜醇油在體內停留的時間比酒精長,難以排出體外。盡管酒醒了,但雜醇油的效果還在持續。雜醇油溶於酒精,但不溶於水。當酒精度數低或溫度低,雜醇油便會析出,浮於酒液表面。因此,當你看見油花浮於酒面,說明雜醇油含量已經非常高了,這樣的酒建議少喝。
雜醇油的產生主要跟原料有關。谷物酒裏,常見谷物酒雜醇油含量都很高,尤其玉米釀的酒,雜醇油含量超級高。換句話說,啤酒的原料也是會產生雜醇油的。有些人不清楚這道理,一味吹噓什么“奪命大烏蘇”、“老雪”等啤酒多么“有勁”,但事實上,那種啤酒其實是相當劣質的。
釀好的酒,不論白的啤的,最先流出的和最末流出的酒液都是品質很差的酒,正常來講應該是被扔掉的。但是某些被人推舉的牌子,不舍得這樣把酒白白扔掉,拿這種東西跟普通酒液混在一塊給消費者喝,他們喝得還蠻开心,喝了這樣的東西還滿世界臭美……這真是……無話可說。
工藝方面,酒曲酒或是蒸餾溫度過高,雜醇油的含量也都會很大。有些酒商在釀酒過程中會加入酸性蛋白酶——當然,都是高檔酒才這么做,畢竟酒商要考慮成本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