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比特幣資訊網

智造預制菜·出海記丨從“跨國性”到“本土化”,國聯水產穿越重重關卡的跨洋一躍

編者按:從廣東魚塘到海內外餐桌,一條魚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全球漫遊記?預制菜風口下,諸多粵企迅速搶灘這一新藍海,並通過研發創新、標准引領、匠心智造等,讓廣東美味飄香世界。本期“智造預制菜”,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來到位於湛江的國聯水產,現場了解一條魚從捕撈上岸、菜品加工、冷鏈運輸、再到通關出海的跨國之旅全流程。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丁莉 實習生傅楊清 湛江報道

一條魚想要從廣東塘頭躍上海外餐桌需要多長時間?

國聯水產副總裁梁永振給出的答案是數個月不等。爲實現這樣一躍,這條魚需經歷養殖捕撈、生產加工、檢疫通關、跨洋運輸、平台售賣等諸多環節,海內外不同的政策標准、市場偏好等都是完成這一躍必須跨越的高聳“龍門”。

自成立之初便深耕水產及其加工品出口的國聯水產,花費22年時間打通了這條出海路上的各道關卡,並搭建起從塘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隨着預制菜風口的降臨,國聯水產又在擁抱新的機遇。數據顯示,未來四年內,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預計將再擴大超過一倍,增至10720億元;而在國際層面,中式餐飲市場將也達到4000億美元。緊盯這一市場,國聯水產开發的風味魚、小龍蝦、快煮、火鍋、裹粉、米面等預制菜系列已遠銷歐美、東亞、東南亞、大洋洲等地40多個國家,推動越來越多“中國味道”走出國門,徵服海外。

水產預制菜暢銷海外的關鍵,在於國聯水產的全產業鏈把控和強大的研發能力。梁永振表示,依托大數據分析,國聯水產能夠精准把握市場趨向,有針對性地研發出獨特新品,不斷引領消費。“未來,我們將繼續通過銳意創新,將更多‘中國味道’推出海外,培養一批忠誠的品牌用戶。”

歷時數月的“跨洋之旅”

在國聯水產,一條魚可以走完從塘頭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整個流程均可追溯。

首先,這條魚將在遍布全球的養殖基地中遵循科學的方式養成。據了解,公司原料採購體系覆蓋中國、南美、東南亞和中東等地;每條魚在進入加工環節之前,均經歷了嚴格的日常監管、塘頭預檢、捕撈配送監控、到廠抽檢等,在豐富了公司產品譜系的同時,也保障了原料安全可控和穩定供應。

展开全文

此外,公司還有相當體量的原料來自周邊農戶。依托廣泛拓展的業務觸角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國聯水產能夠將原本分散、抗風險能力差的農戶整合在一起,並爲後者提供科學的養殖指導和採購兜底,最終實現“工業反哺農業”。

隨後,這些來自全球各地的優質魚蝦將被送上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线,开始由農到工的跨越。梁永振介紹,原材料基地往往選定在工廠生產半徑內,保證漁貨能夠在捕撈出水的1-2天內,即完成加工入庫。“例如,湛江工廠主要面向兩廣、海南等地的原料,益陽工廠則主要加工來自兩湖地區的小龍蝦、清江魚、牛蛙等。”

接下來,在短暫的入庫儲存後,這些整裝待發的產品將按照訂單經湛江海關發往海外。梁永振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在原料驗收、加工儲運等環節的質量把控方面,公司已得到湛江海關專門團隊的“一對一”幫扶,有力推動順利通關。

在耗時1-2個星期的檢疫通關後,產品便會踏上貨輪甲板,並經歷月余的海運跋涉後,最終上架各國餐飲和生鮮平台。長途運輸自然離不开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對此,國聯水產嚴格執行包裝運輸標准化流程,制定了裝櫃運輸要求,確保上鎖管理、全程打冷和溫度監控,並與國際排名靠前的貨櫃物流承運商達成緊密合作。

“實際上,以國聯水產爲縮影,廣東水產預制菜在國際市場優勢極爲突出。”梁永振解釋道,這一方面,既得益於本地豐富優質的原料優勢,廣東水產品總產量及養殖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另一方面,廣東水產品加工行業已經相當成熟,從先進的加工技術,到完善的加工鏈條,加工端已“萬事俱備”且“恰逢東風”。

從“出海”到“洄遊”

“數量龐大的華僑、華人以及中國留學生創造了旺盛的中餐需求,因而也將成爲中式預制菜的忠實客戶。”梁永振介紹,以“鄉味”爲感召,國聯水產的產品往往率先進入華人集中的區域市場,隨後逐步向其他群體、其他國家滲透。

在長達22年深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國聯水產已經將各環節關卡一一疏通,其市場版圖也擴張至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個過程中,梁永振認爲,最關鍵的一環在於標准的銜接。“不同國家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與法規差異巨大,對食品原輔料、添加劑和標籤等要求各異。”他進一步解釋,如何使產品符合相關指標,並同時做到不減風味,成爲一項難題。

解題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在其海外最大市場美國,國聯水產便先後遭遇兩次危機。基於嚴格符合標准的產品,以及對當地市場的充分調研,國聯水產於2004年勝訴全球輸美對蝦反傾銷,成爲當時中國唯一一家輸美零關稅企業;三年後,企業再次突破了FDA“六月禁令”,成爲中國第一批恢復對美出口的水產企業。

據了解,目前,國聯水產已通過了HACCP、BRC、BAP等高標准的國際認證,是全國僅有的兩家同時獲得BAP對蝦及羅非魚四星認證的企業之一。梁永振介紹,每新开拓一處市場,企業便會派出專業團隊研究當地法規,並結合產品風味特性,不斷改良生產工藝;此外,企業還擁有國家認可的CNAS實驗室,以對產品進行嚴格反復測試,並推行“2211”電子化監管模式,使產銷全流程可溯源。

此外,敏銳的商業嗅覺使國聯水產總能及時搶抓風口。2022年1月1日凌晨,RCEP正式生效。當日,國聯水產即拿到了深圳關口及湛江關口的001號報關單和001號原產地證書。3月,RCEP對馬來西亞正式生效,國聯水產再次拿下廣東省出口馬來西亞的001號單。

目前,RCEP市場已成爲國聯水產業務新增長點,相關國家銷售額正快速增長,國聯預制菜已出口至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柬埔寨等多個RCEP成員國,並實現對韓國、日本的預制菜出口“零”突破。

近年來,隨着國內水產品消費能力的崛起,特別是預制菜風口激發出更大的消費需求,國聯水產又踏上了“出口轉內銷”之路。在B端市場,餐飲業日益呈現連鎖化趨勢,隨之推動標准化、降本增效等需求高漲,以確保在門店擴張的過程中,菜品品質風味能夠穩定呈現。對此,預制菜無疑成爲最佳選擇。

同時,在C端市場,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生活節奏日漸加快,烹飪習慣發生變化,再加上疫情幾年的催化,消費者越來越青睞快捷營養的預制菜品。

在此背景下,爲滿足國內消費群體的多元口味,國聯水產也在積極开發新菜品。據梁永振介紹,企業產品層次正不斷豐富,其主打預制菜品也從最初偏西式的面包蝦等,向魚類、小龍蝦、牛蛙等更突顯傳統中式餐飲特色的產品拓展。

“本土性”與“跨國性”的身份交織

放血、打鱗、开片修整、开背改刀、醃制滾揉、預炸、熬煮湯底、底料調制、組合調味、凍結、包裝……小小一條烤魚,也需要在流水线上走過如此龐雜的工序。

“實際上,不同預制菜的工藝參數差別可能迥異,每一款預制菜產品的工藝都是量身定做的,生產設備亦需要專門定制。”梁永振表示。因此,日益豐富的產品譜系也意味着龐大的工藝研發和裝備添置成本,如何在擴大品類的同時控制成本,成爲擺在企業面前的第一個問題。

對此,國聯水產堅持“以大單品爲主,以小單品爲輔”的开發原則。一方面,以烤魚、小龍蝦等系列產品爲例,每個系列內的單品基本能夠保持相對統一的生產流程,從而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

另一方面,作爲在大系列基礎上衍生的“旁支”,蒜蓉粉絲蝦等特色小單品則具備較強的區域性,對於收割特定區域市場、滿足不同群體的差異性偏好意義顯著。

與此同時,國聯水產會對不同區域市場消費特色進行調研,並在此基礎上對產品進行適地化改良。以烤魚爲例,2021年8月,瞄准東南亞市場,國聯水產率先推出了一款冬陰功風味烤魚,隨後又根據不同地區消費特色,相繼增加了麻辣、青花椒、蒜蓉、酸甜菠蘿等風味烤魚,從而快速覆蓋不同海外市場。

將廚房搬上流水线、用機器代替掌勺大廚也並非一蹴而就,在實現高度自動化的同時保證菜品對於味道的還原度,是國聯水產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比如,蔬菜的保色、風味口感的保持等均構成挑战。”梁永振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爲解決這一問題,國聯水產採用了天然發酵物去腥、液氮速凍、真空慢煮等一系列食品技術。例如,液氮速凍能夠在零下196度的低溫環境下實現秒凍鎖鮮,凍結時間比一般方法縮短約30-40倍;真空慢煮則可以改善食物口感,隔絕空氣中的細菌,在最大程度上還原食物的色香味。

此外,人才是研發和創新的底氣。國聯水產主要在上海和湛江建有兩家研發中心,研發團隊由兩類人員構成,一是實操經驗豐富的餐飲大廚,二是食品科技專業出身的研究人員,從而實現了菜品研發的理論指導與實踐經驗充分結合。

據了解,自2015年涉足預制菜,不到八年時間裏,國聯水產已經开發出風味魚、小龍蝦、快煮、火鍋、裹粉、米面六大系列預制菜,產品種類涵蓋意面、小龍蝦、烤魚、面包蝦、酸菜魚、蝦餃、蝦餅、燒賣等。2022年,其預制菜規模已達11億元,佔總體銷售額比重超過五分之一。

“未來,國聯水產還將繼續有針對性地开發新品。”梁永振透露,香酥牛蛙、調理牛蛙、羅非魚排、酸菜魚AB包,以及白對蝦類預制菜新品正在加緊研發中。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智造預制菜·出海記丨從“跨國性”到“本土化”,國聯水產穿越重重關卡的跨洋一躍

地址:https://www.globalstockvip.com/article/1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