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coin:讀懂BTC原生應用平台Arch 爲何更關注BTC可編程性
作者:Vishal Kankani,Multicoin Capital投資團隊負責人;翻譯:金色財經xiaozou
2024年5月9日Multicoin宣布領投比特幣原生應用平台Arch 7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Arch在世界上最大價值的區塊鏈比特幣上解鎖無橋接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潛力。參與本輪融資的還有OKX Ventures、Big Brain Holdings、Portal Ventures、CMS Holdings、Tangent等。
近十年來,比特幣如數字黃金般運行。雖然十多年前就有過增強智能合約功能的討論,但相關努力都石沉大海,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比特幣社區裏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爲相應的利弊權衡可能會危及比特幣成爲最大的非主權貨幣的終極使命。
當時比特幣社區的主流觀點是放棄所有可編程性以及他鏈擴展的相關創新,在不犧牲非主權貨幣這一最終愿景的情況下發揮最大潛力。以太坊和其他智能合約平台的出現正是看好了這個機會。
智能合約平台已經出現了十年之久。一些智能合約原語,如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市場和穩定幣,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產品市場契合度。它們被視爲運作良好的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在2021年11月Taproot升級之前,比特幣的智能合約功能還非常有限。Taproot升級通過將見證人字段空間增加到約4MB,使开發人員更容易編寫復雜的腳本功能。這使得开發人員可以進行如下腳本編寫:
原子互換交易
多籤錢包
條件性付款
後來,2022年7月,Casey Rodarmor發布了“Ordinal Theory”(Ordinal理論),即一種satoshs編號方案,允許跟蹤和轉移單個satoshs,解鎖了用戶將任意數據直接“inscribe”(銘刻)到比特幣交易中的能力,包括圖像、文本、遊戲等,從而解鎖了比特幣上的全鏈NFT。這些NFT不一定是jpeg或歌曲,還可以是其他鏈的狀態證明。
Taproot升級和Ordinal理論的影響非常大,現今,开發人員正在久違地大規模試驗比特幣。
1、比特幣發展現狀
在撰寫本文時,有50多個團隊正在進行各種研究——rollup、驅動鏈、側鏈等等,以擴展比特幣並使其更具可編程性。這些項目中的大多數都自稱爲“比特幣Layer 2”,在某些情況下這是一個比較寬泛的稱呼。其中一些項目是如今可用的,而另一些還有待將來實現突破,如BitVM、OP_CAT等。
在這一領域裏,各團隊都有一套明確的設計權衡。設計相關的幾個重要變量有:
托管模式
可編程性
擴展
我們認爲,短期內,前兩點才是正確的權衡取舍:
在比特幣上進行原生建設——可以支持與DeFi的交互,沒有比特幣以外的額外信任假設的約束。
專注於在自我托管模式下使比特幣更具可編程性。
典型的bitcoiner應該是一個安全狂人。當談到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比特幣用戶是這個星球上最偏執的用戶。不該期望比特幣持有者將他們的BTC轉向一個新的多重籤名,放棄哪怕一點點的自我托管,或者更糟的是,承擔橋接風險。我們對此深信不疑,因爲WBTC和tBTC已經出現多年,但累計佔比特幣總量還不到1%。根本沒有足夠的市場需求來承擔橋接/中心化風險實現可編程性收益。
另外,我們還看到以太坊上的大部分TVL駐留在L1上,而不是像Base、Arbitrum或Optimism這樣的L2。
要真正在比特幣上解鎖DeFi,开發人員需要來到用戶的大本營——比特幣L1。
爲什么更關注BTC可編程性而不是可擴展性?
作爲一名开發人員,如果你想要的只是創建一個快速區塊鏈,那么有不少像Solana這樣擁有繁榮的开發者生態系統和更成熟的市場基礎設施的替代方案。即使用最寬容的視角來看比特幣技術的現狀,我們也沒有准備好在不犧牲托管的情況下實現高吞吐量的鏈,正如上文所述,這對大多數bitcoiner來說是不可能的。在這方面,大多數在比特幣上進行开發建設的开發者都是“與比特幣結盟”的,他們想要建設世界上最安全的區塊鏈,而不是僞裝成L2的多重籤名。在比特幣目前的技術能力範圍內,我們認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優先考慮可編程性,並進一步沿着路线圖推推進速度和規模。
2、Arch上的比特幣原生應用
Arch正在打造首個比特幣原生應用平台。Arch網絡目前處於測試階段,預計將在幾周內上线主網。
Arch是一個去中心化執行層,專注於增強比特幣的可編程性,它在比特幣表達設計方面進行幾點有趣的權衡:
它承認大多數比特幣持有者不會放棄托管轉向多重籤名(幾乎所有比特幣L2都是可信多籤)。
核心架構允許現貨交易的taker與應用程序交互,而無需承擔新的信任假設;然而,maker將面對額外的信任假設(maker通常是明確承擔風險的專業逐利人士,而不是出於自我主權原因持有比特幣的有原則的用戶)。
從技術上講,Arch通過一個復雜的架構爲比特幣Layer 1引入了類似智能合約的功能,該架構利用了一個分散的驗證者節點網絡和一個專門構建的零知識虛擬機(zkVM)——ArchVM。以下是Arch網絡上的交易(技術相關)的一般生命周期:
ZKVM:Arch網絡的核心是零知識證明(ZK證明),零知識證明驗證交易,確保可證安全的應用程序執行。ZKVM是專用虛擬機,執行應用程序並生成證明執行正確性的加密證明。它由Risc0提供支持。
去中心化驗證者網絡:生成的ZK證明隨後由Arch的去中心化驗證者節點網絡進行驗證。該網絡在維護平台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依賴去中心化架構,Arch致力於確保驗證過程不僅安全,而且能夠抗審查和中心點故障。
與比特幣Layer 1集成:一旦ZK證明得到驗證,驗證者網絡就可以對未籤名交易進行籤名。這些交易,包括由應用程序邏輯決定的狀態更新和資產轉移,最終都會傳回比特幣。最後這一步完成執行過程,所有交易和狀態更新都直接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最終確定。
雖然其他項目都將自己定位爲Layer 2,但我們認爲Arch很顯然是比特幣原生的。Arch以獨特的方式將自己定位爲比特幣原生應用平台,直接在比特幣Layer 1上運行。Arch對比特幣主層的直接操作消除了L2解決方案通常會面對的復雜性和低效性,讓用戶可以直接受益於比特幣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同時探索Arch帶來的擴展能力。
3、在Arch上开發建設
短期內,DeFi應用程序(如借貸、去中心化交易所和Ordinal市場)是明顯可以在Arch上構建的。如果再能夠實現資產交換、抵押借貸以及在無需信任的情況下賺取BTC收益,將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
另外,如果高端收藏品能夠完全駐留在人類已知的最有價值的區塊鏈(比特幣)上,那就太好了。我們預計,全球最大價值數字藏品將駐留在比特幣上,這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技術突破,將迎來互聯網原生金融時代。許多Ordinals收藏家顯然很看重這一點。
比特幣生態系統中已經有幾個項目开始向Arch遷移。最近,比特幣借貸市場Liquidum开始整合流動性池,利用Arch來支持即時流動性貸款和同質化代幣池——而比特幣,甚至是離散日志合約(DLC:Discrete Log Contracts)則無法提供原生支持。截至撰寫本文時,已有20多個項目在Arch的devnet上开發,這些項目涉及到穩定幣、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市場等。隨着人們對比特幣的興奮度越來越高,Arch基金會計劃通過即將到來的黑客松來支持生態系統的發展並資助一系列項目。
4、比特幣的下一篇章
在Taproot升級和Ordinal理論的支持下,我們見證了人們對比特幣生態系統前所未有的興趣。這是15年來的第一次,在不有損其非主權貨幣愿景的情況下,人們積極切實地努力使比特幣更具可編程性。
Arch是第一個在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區塊鏈比特幣上解鎖無橋接DeFi的比特幣原生應用平台。Arch的出現是對比特幣社區的直接回應,他們希望利用比特幣的底層安全性和流動性來實現更復雜的應用,就像在以太坊和Solana等其他可編程鏈上看到的那樣。通過提供比特幣可編程性平台,Arch與比特幣社區的愿景和原則保持一致,並提供了一種創新方法,在維持比特幣完整性的同時增強了比特幣效用。
Arch邀請人們來重新審視世上最大、最安全的區塊鏈,將其他區塊鏈的進步和創新帶回比特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