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V聯創:再質押的風險被極度高估
作者:SSV 核心團隊聯合創始人Adam Efrima,Blockworks;編譯:五銖,金色財經
EigenLayer 是再質押的最大支持者和實施者,它正开始擺脫它的輔助輪。 在短暫取消流動質押代幣(LST)的質押上限後,用於“再質押”的 ETH 鎖定總價值從 21 億美元飆升至 115 億美元。
再質押的核心是提高資本效率。
ETH 是一種極其廣泛且具有流動性的資產,這使其成爲引導新的權益證明 (PoS) 協議的理想選擇。 交易很簡單:新網絡從第一天起就獲得了顯著的安全性,而 ETH 質押者則可以利用他們已經持有的相同資產賺取額外收入。
再質押正在迅速成爲流行語,而 EigenLayer 團隊目前的謹慎態度使其在總價值鎖定數字方面保持相對溫和。 作爲一種相對較新的質押機制,增強了 Lido、Rocket Pool、Frax 等現有的流動性質押協議,它有望在更廣泛的質押行業中釋放數十億美元的額外價值。 但與任何新的加密原語一樣,有人擔心再質押可能會威脅以太坊和加密貨幣本身的穩定性。
其中一些擔憂可能是沒有根據的——例如,對金融穩定性的擔憂。 其他風險,即技術風險,是合理的,但被嚴重誇大了。 批評者認爲,將大部分以太坊注入再質押協議可能會導致這些技術風險不必要且有危險的疊加。 但事實是,不接受再質押可能會面臨更大的風險。
再質押如何提高以太坊的財務穩定性
再質押提供了一種最終釋放 LST 潛力的好方法,這可以提高 ETH 的安全性。 重要的是要記住,除了方便之外,LST 的存在還有一個重要的結構性原因,直接有利於以太坊的安全。
簡而言之,以太坊上的質押收益率與 DeFi 收益率競爭。 借貸協議和流動性池可以提供比大約 4% 的 ETH 質押更顯著的收益。 如果 ETH 的平均收益率明顯高於該數字(這在特別活躍的市場中很容易發生),那么只有少量 ETH 供應將專門用於質押,從而使網絡變得更加脆弱。
有了 LST,ETH 持有者就不需要做出選擇:他們可以隨時賺取基准 ETH 質押收益率,如果愿意冒險的話,還可以通過 DeFi 收益率來提高收益。
不幸的是,在當前環境下,持有 LST 似乎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情。 LST 在 DeFi 中的使用主要僅限於輕松兌換常規 ETH,而 DeFi 交易用途則極其有限——根據 Uniswap 分析,ETH 的交易量是 Lido 的 wstETH 的 10 倍多。
再質押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爲 ETH 持有者提供另一個潛在的收入來源,這應該會讓質押自然比 DeFi 更具競爭力。 最終結果是網絡獲勝,因爲有更多的 ETH 被質押。
再質押是否存在財務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再質押是一種嚴格的技術實踐——存入 EigenLayer 的資產保留在系統中,並且永遠不會借給其他任何人。 盡管聽起來與“再質押”類似,但再質押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機制,根本不提供財務風險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EigenLayer 是以太坊再質押領域唯一重要的參與者,未來的協議可能會提供不同的風險狀況。
EigenLayer 是一種去中心化協議,如果將其委托給有缺陷的 EigenLayer 操作員,則存在丟失 LST 值的風險。 因此,累積風險也依賴於利益相關者社區進行自己的盡職調查,類似於當前的 LST 市場產品。
流動性質押代幣(LRT)可能會造成混淆,它是金融化的 EigenLayer 頭寸——本質上是存入 EigenLayer 協議的 ETH LST 的 LST。 EigenLayer 常見問題解答提到了LST清算,在這種情況下,這種解釋可能弊大於利。
在實踐中,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風險完全在協議之外。 如果用戶將其 LRT 存入借貸協議以進入槓杆頭寸,則其清算完全是外部事件。 雖然由於槓杆收益的潛力,用戶有動力存入 LRT,但這種風險水平不太可能達到災難性的程度。
正如 2022 年 stETH 脫鉤期間沒有人擔心以太坊或 Lido 的安全一樣,沒有人應該擔心 EigenLayer 用戶被清算。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人將控制他們的資產,系統將繼續運行。 此外,stETH 的脫鉤發生在質押的 ETH 被提取之前,這意味着不可能進行重大套利。
再質押的技術風險是否重大?
對再質押的技術擔憂是合理的。 畢竟,EigenLayer 協議(或其他類似協議)的失敗可能會給整個 ETH 持有者社區帶來重大損失。 過度削減、失去對質押的控制、惡意應用程序等都是 ETH 持有者在再質押時可能面臨的風險。
但重要的是要了解技術風險的背景。 新協議的實現總是存在技術故障的風險,這是社區需要理解和減輕的風險。 以太坊的每次升級都會引發類似的擔憂——由於實施中的細微錯誤,合並本身可能會出錯。
持續審計、錯誤賞金、訓練輪和主動協議監控都是深度防御安全模型的組成部分,該模型既可以防止損失,也可以在發生損失時將其最小化。 通過競爭對手的解決方案實現的普通舊冗余也可用於減輕因再質押的具體實施不當而帶來的風險。
有些人可能會認爲,再質押會不必要地增加以太坊共識的復雜性。 這是有道理的,但必須在沒有足夠 ETH 質押的普遍風險的背景下看待這種風險。
通過控制一定比例的活躍權益,以太坊可能會逐漸陷入癱瘓。當攻擊者控制超過 50% 的權益時,他們可以引起輕微的審查和重組,而控制超過 66% 的權益則賦予他們完全控制權。 如果只有 1% 的 ETH 供應量用於質押,攻擊者只需再添加 1% 即可控制 50% 的質押能力。
目前只有 26% 的供應量被質押,理論上,攻擊者只需獲取 ETH 總供應量的 13%,即可達到 33% 的質押 ETH 份額,從而使網絡癱瘓。 這相當於剛剛超過 560 億美元——不到 ETH 三天的每日交易量。 盡管這個數字有多個警告——例如,560 億美元的淨購买壓力將大幅推高 ETH 價格——但對於全球中立的結算層來說,這些數字低得令人驚訝。
再質押和 DVT 可以完全降低共識風險
再質押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是一個極其模塊化和去中心化的架構。 全部權益都被隔離到各自的應用程序中,其中一部分始終專門用於驗證以太坊。 爲每個 EigenLayer 服務(他們稱之爲 AVS)中涉及的操作員集實現去中心化驗證器技術(DVT)也很容易。
DVT 能夠以可驗證且加密安全的機制將驗證器的控制權分散到多個實體。 由於驗證者負責生成和接受新區塊,因此它們是以太坊網絡中“權力”的來源。 攻擊需要控制驗證者,雖然控制 ETH 權益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接受其他人權益的實體在網絡上擁有比預期更多的權力。
如果與 EigenLayer 綁定的驗證器集以及相關權益通過 DVT 協議安全地分配和管理,那么整個系統故障的風險就會顯著降低。 這也將大大降低大規模驗證器停機導致大規模削減事件的風險。
如果重新採用會導致大部分 ETH 供應量被質押——同時分配給一組有機且去中心化的驗證者——以太坊可能會比現在安全得多。
與任何新想法一樣,再質押協議需要很長的磨合期才能確保其技術安全,但除此之外,它們非常有希望成爲以太坊基礎設施的下一個主要原語——甚至可能是必要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